標籤彙整:姚人多:蘇貞昌把黨魁做得平庸乏味

「開放」出現了生機─從換掉保守官員開始

(一)換掉了防弊、保守、不能與時俱進、因勢利導的金融首長,審查繁雜 金門新村抽籤延後,是台灣啟動開放之門的第一步,離職潮罪魁?Twitter產品負責人下台,讓它變成走向開放、加速改革的動力。
當前好幾個重要部會,唯一亞洲球員 達比修入圍新人王,從科長、司長到部次長都需要換腦袋。這些人基本上就是心態落伍、膽子小、格局小、行動慢、溝通差、明哲保身、息事寧人。整個台灣的悶,水里新興國小徵新生 高雄有全家想搬來,大部分就是因為這些官僚系統的人。他們大多數都是好人,姚人多:蘇貞昌把黨魁做得平庸乏味,但沒有好政策,不敢開大門,不敢向外走,不敢面對世界競爭。
鎖國的心態…拉垮整體經濟
另一方面,在當前討論兩岸服務貿易時,社會上一些民代以及一些行業的負責人,堅持那牢不可破的保護主義。台灣就只能在鎖國心態下,整體經濟的競爭力及全民生活水準隨之衰退。
(二)台灣之悶,反映在經濟成長率、外銷、內需、投資、失業等指標缺少有力道的改善,也反映在立法院對行政院所提公共政策的僵持上,更受到某些媒體誇大的負面報導,使真相模糊。
台灣真實的小幸福的生活面,是難以在媒體上感覺到的。二者的落差正就是意識型態、政黨對立、保護主義、唱衰自己等那幾道鐵門,鎖住了台灣之心。(中國文字中的「悶」不就是應當這樣解釋嗎?)
小格局思考…全被恐懼綁架
啟「開放」之門,還是要剷除內心深處小格局思惟。趙耀東擔任經濟部長時說過:「決策討論時,我最怕聽到那些小格局的看法。」當小格局影響政策方向時,政府首長就立刻被各種恐懼綁架:恐懼政府會上當,恐懼業者無力面對改變,恐懼「有力團體」反對,恐懼「短期衝擊」太大,恐懼「意識型態」不正確,恐懼輿論責難,恐懼立法院通不過,恐懼自己官位不保。在這種退縮的氣氛下,政府是無法規劃大願景、掌握大趨勢、開創大局面。過去廿年,在二位前總統,面對中國大陸交流時,所表現的小格局思考,就是一個恐懼與退縮的場景。那失去廿年的市場,台灣再也無法追回。
再看當前台灣,在產官民三大領域中,小格局的陰影猶在。
(1)產業界或甘於小成(缺少大創新),或反對開放(恐懼競爭)。
(2)政府只敢做「小決定」(不敢大突破),常受困於「科員政治」。
(3)一般民眾只想貪圖小便宜(反價格升,反付稅多)。
此刻必須要讓我們的心智、思惟、步伐、策略、創新、膽識來個徹底的解放,把它們放大、放快、放遠。
社會愈開放…愈享價廉物美
美國是相當開放的社會,從美國例子清清楚楚地看到,社會愈開放(如人才、資本、科技、產品、勞務),競爭就愈激烈,生產力就愈高,產品的品質就會愈好,價格就會愈低,消費者就愈受利。反之,愈不開放,愈相信保護的,消費者愈得不到價廉物美的好處。那些反對開放的人,事實上是犧牲了全民利益,來保護低效廉產業,使全民受損。這種為一己之私,犧牲整體利益的例子,在民粹的操弄下,反而能得到更多「民意」的支持,令人百思不解。
小格局的自憐與缺乏自信,正是台灣的流行病。唯有政策上放下意識型態,貿易上放下保護主義,媒體上放下唱衰自己,以及內閣中多換掉幾個保守官員,「開放」才有轉機。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已標籤 , , , ,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