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7年後…行動錢包超越傳統帳戶

經濟日報社論/政治凌駕專業 能源環保政策崩解

關於觀塘案(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台北羽賽/周天成、「麟洋配」 攜手晉4強 ,行政院長賴清德不久前喊話,乙烯漲價 台聚台塑樂透,一定要在9月底前過關,Fed下周可能取消「長時間」低利率語句,上周更拋出「觀塘換深澳」髮夾彎,「喂?猜猜我是誰」詐騙老梗用不膩 警逮22歲車手,果然環保署罕見地在13天內連續審查「觀塘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案」,文化融合 才能拿到入場券,前天在不少環委缺席抗議,7年後…行動錢包超越傳統帳戶,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也辭職明志之下,最後以七票強勢通過該案。環保團體砲轟,從沒看過行政院長介入環評這麼深,這是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從詹副署長的辭呈也印證,政治凌駕專業,因選舉而破壞制度已是赤裸裸的事實。總統勢必會在國慶文告上當作送給國人的大禮,以挽救被空汙所困的新北和台中的選情。我們擔心的則是,政府的環評制度崩解,能源政策荒腔走板,連環評委員對環評大會都不信任,民眾終將失去對蔡政府的信心。 環評制度的崩解,其實始於今年3月深澳燃煤電廠環差案,因詹副署長投下爭議的關鍵一票通過,遭致「環保署不環保」的罵名,環保團體當時就預知觀塘案遲早淪為政治的祭品,果不其然深澳最後又淪為觀塘案交換的籌碼,證明政務官一旦棄守專業,為政治服務,並無法獲得各界的尊重。政府突然願意「觀塘換深澳」,證明當初所謂的「乾淨的煤」是自欺欺人的假新聞,環團和民間的環評委員也已主動提出比觀塘更能讓藻礁永存、更省錢的其他選項和替代方案,但蔡政府卻急於通過觀塘案,顯示缺電問題迫在眉睫,民眾質疑政府「以肺換電」,不惜犧牲民眾健康和生態永續也是有道理的。環團勢必和民進黨說掰掰,原本11月3日將重返凱道舉辦「救藻礁反深澳大遊行」,也將吸引更多民眾的參與。再從能源政策來看,民進黨在野時指控台電「藏電」,賴揆卻說「深澳不蓋就會缺電」,現在又說不蓋深澳也可以,何不負責任地直接說「深澳燃煤電廠」確定不蓋了,證明非核家園不會造成缺電的危機,更讓民眾信服?而經濟部表示將儘快提出「深澳電廠替代評估方案」,預計在現有北部電廠選擇增設一部百萬瓩天然氣機組,理由是占地面積小,建設速度比較快,彈性大。果真如此,則當初執意非蓋深澳燃煤電廠,豈不是一場騙局?更何況,未來電力來源過於集中天然氣單一能源(超過五成),增加颱風可能斷氣而缺電的風險,製造業恐怕要憂心忡忡了。尤其最近遇到選舉,政府就凍漲油、氣、電價,民眾缺乏節能誘因,台商回台的需求增加,勢必增加供電的壓力。由此可見,政府的能源政策自相矛盾,恐怕永遠都有缺電的危機。觀塘案過關,工商企業界恐怕也笑不出來。因為業界最在乎的是不缺電(包括穩定供電),若能在兼顧環保與民眾健康前提下穩定無缺地供電更好,最不希望的是捲入經濟發展和環保生態孰重的爭議。過去政府自己都認為有了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還是會供電不足,才會提深澳重建。現在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縮小範圍,供電又怎能足夠業界所需?非核家園的神主牌成了丟不掉的包袱,埋下隨時缺電的危機,而綠電也不足以作為基載,不是工商界穩定可靠的電源,最後又可能重啟深澳燃煤電廠而引發政治風波,倒楣的還是工商界。總之,觀塘案急著過關,凸顯當前環保能源政策荒腔走板,就像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漢森所說的:「再生能源不可能取代核能。」蔡政府注定要在缺電、供電不穩、環境生態保護、人民健康以及電費調漲之間,做出左支右絀的窘迫選擇,更會因為頻繁的選舉,讓充滿政治考量的政府不斷出現政策髮夾彎,最後受傷的可能是台灣的經濟發展和生態永續。,

已標籤 , , , , ,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