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參考台灣模式:設興櫃 解決IPO塞車

大陸股市持續低迷,CNN年度新鮮事平溪天燈排第8,但仍有800多家企業排隊等候上市。為解決資本市場供需關係嚴重失衡問題,國軍救災經費要不回來了,有市場人士建議,中行行長肖鋼 鐵定躋身「一行三會」,不妨借鑑台灣「興櫃市場」模式。
郭樹清11月28日公開表示,證監會正逐漸減少審批,給予企業更多自主權,並大力鼓勵市場化兼併重組,顯示在A股跌破2,000點後,郭樹清仍繼續堅持市場化改革論調。
中國經營網指出,證監會眼前的壓力在於如何有序推進800多家IPO上市,確保疲弱的資本市場不被壓垮,同時深化新股發行制度改革。
由於今年總體經濟不景氣,企業獲利大幅下滑,有基金公司內部甚至預測,目前排隊上市的800多家公司,未來恐會銳減至300家,多數企業IPO計畫最終都將夭折。
目前陸股進場資金持續萎縮,中國證監會7月中旬後,IPO審核速度也明顯放緩,10月10日以來,甚至未再審核任何公司的上市申請。根據公開訊息,未來3周也沒有新股公開發行。
中國經營網稱,在IPO「休眠」的同時,已上市公司增資需求依然龐大,這也將導致二級市場資金持續流失。
為解決陸股當前困境,證監會對外廣泛徵求意見,有專業機構建議,可考慮開設IPO「預備板」,讓申請上市企業先行在市場亮相,在預備板「掛牌」1、2年,但不發行股票。
並有業界人士建議,可借鑑台灣「興櫃」模式進行,即實行所有擬上市(櫃)公開發行公司強制登陸興櫃市場的制度,對擬申請上市(櫃)的公司,強制要求先在興櫃市場掛牌滿6個月,待掛牌期滿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公司是否能夠申請上市(櫃)。
不過,亦有業內人士對上述建議提出異議,認為相關辦法只是將融資壓力延後,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除非對IPO機制進行重大改革,否則就難以消除市場對於IPO擴容過快的預期。
對於下一步改革,郭樹清在十八大時曾稱,重點會放在詢價制度。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現有改革雖奠基於詢價制的基礎,卻尚未觸及詢價制的核心。
某券商投行總監認為,監管層市場化不到位,不敢完全放開券商的配售權,「目前詢價制既沒有形成真正博弈,又對參與各方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結果導致發行人和保薦承銷機構還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