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癱瘓交通難贏認同

臥軌抗爭的舉動不僅威脅關廠工人安全,前往越南旅平險 保額恐調降,也影響其它民眾的交通時間,年終慰問金爭議 蘇清泉版砍幅達七成,引起更多的問題與對立。但昨天的場面,布農射耳祭 親子比射箭,是誰造成的?關廠工人被惡老闆惡性倒閉於前,黃斑部病變 血管破裂恐失明,勞委會解決問題又為德不卒,萬泰銀工會通過罷工,追討受害勞工的「棺材本」,因而引起關廠勞工,博命抗爭,消耗可觀的社會成本,問題又回到了抗爭的原點。
關廠工人因為被追討「貸款」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從去年中到今年,最後出現臥軌等激烈行動,這一切都肇因於勞委會當年「幫勞工」不夠果斷,問題浮現,勞委會又沒有迅速提出明確的解決方式。
關廠工人抗議當然有理,但這些工人大都上了年紀,一而再、再而三的激烈行動,容易危及個人安全,癱瘓交通、影響上萬民眾通勤,而這些付出的社會成本,理論上都可以避免,問題相關單位,這麼多年來,為什麼想不出解決的方法?
如今社會各界已注意到關廠工人面臨的問題,是時候「坐下來談」,理性尋求雙方可接受的方案。勞工一味抗爭,方法若過當有時反而得不到民眾支持,同時若勞委會也死守法條,最後可能仍是問題難解;雙方或許各有其理,但解決問題需要更多相互同理心,包括對無辜的台鐵和乘車民眾都應是被說服的對象,否則這種抗爭會沒有贏家。,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