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人情的拿捏

「你不要再拿東西過來了,建築物如已拆除請儘速向當地稅務局申報,你這樣真的讓我們很困擾,有球必贏/溜馬客場連敗 押金塊,孩子送來這裡,大學補充保費「可怕」 教部擬補貼,我們會盡力……」陳師母不友善的口氣,說的是那天我送去的麻油雞湯。
陳老師是幫我孩子補習數學的老師,為解決孩子學習上的盲點,我拜託他為孩子一對一授課,老師告訴我,他會盡力而為,希望孩子也能全力以赴;他還問孩子:「你來這裡上課,媽媽的負擔會不會很大?」讓孩子也能思考家長的苦心。
對老師的用心,我點滴在心頭,卻無以回報,所以有時帶點水果,或年節的食物分享,藉以表達感謝,無意造成彼此的負擔;何況他不是學校老師,不會有打成績與不當收受禮品的疑慮。看來這是我單方面的想法。
小時候,過年過節,媽媽總要我們拿一些粽子、湯圓、雞肉等年節食物給老師們過節。我們住在後山,老師多半是客居他鄉的出外人或由大陸撤退來台的外省人。在那個物資匱乏卻還尊師重道的年代,這樣的分享是心意,也是最單純的人情味。
如今,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時代,老師上課要錄音,父母可能被小孩提告。大家講究人權至上,看到的都是人性的黑暗面,忘了人情的溫暖。,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