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行動,是最好的履歷表

「王老師,

行銷達人

,我明年要畢業,

加盟創業

,請問怎樣寫出一份好的履歷?」我告訴同學這個故事。我們公司有個實習生計畫,

社群行銷達人

,已經辦到第十二屆。過去招募的方式,

油雞宅配

,是辦一場討論會。同學繳履歷表、在網路上分享一則行銷案例,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就可以參加,前幾屆的學長姐評估履歷表和案例,觀察候選人在討論會中的表現,選出下一屆。這種方式,大約有五十位報名。招募第十二屆時,我們改變了方式。實習生進來後要做兩件事,一是撰寫國際創新案例,二是動員大眾參與公益活動。所以報名方式,就改成做這兩件事情。結果願意做第一件事,有十六位,比用履歷表報名大幅減少。做完第一件還願意再做第二件的,有十三位。這十三位發起的公益計畫,包括幫助二度就業的婦女做健康便當、打造統整小農資訊的平台、在國小推動食育…對我來說,這十三位同學都有很好的履歷表。因為「做」的人,永遠比「想」、「懂」、「說」的人少。所以願意去「做」,你已經贏了一半。我心中好的履歷表,不一定要有名校、名公司、證照、多益成績、遊學經驗…。這些當然都很好。要做到這些,需要很多的天分和努力。但這些,跟能不能在社會上「做」出什麼,沒有直接關係。原因之一,是這些資歷不能反映出「不能被量化」的特質,比如說團隊合作的能力。有時,履歷表好看的人,反而不能跟別人合作。因為「優秀」的人通常要想辦法打敗別人,「不優秀」的人才會跟別人合作。原因之二,是履歷表也很難反映出某種特質的「持續性」。比如說,工作三個月,表現出色。三個月變成一年,還能不能維持?或是天下太平時,出類拔萃,當市場開始萎縮,還能不能傑出?十一屆以來我帶過的同學,能長期、持續、「做」出成果的,有傳統定義的「優秀」人才,也有所謂「不優秀」的。若是「優秀」的人,他們沒有把漂亮的履歷表當作橫行天下的權杖,而把它當作督促自己的教鞭,大小事都願意做,不會在遇到困難後掉頭就走。若是「不優秀」,他們接受起跑點的不公平,樂觀地去掃除在他們面前一個又一個額外的障礙。他們英文並不靈光,口才不是最好,但袖子總是捲得最高。所以我回答那位同學:「要有好的履歷表,在真實世界中『做』一兩件事吧。」不是去玩社團、聽演講、考證照,而是做一兩件,發生在校園之外的真實世界,失敗後必須付出代價的事。因為值得你追隨的老闆,看的不是履歷表上的美妝,而是生活真實的血肉。更因為人生走到最後,沒有履歷表,只有墓誌銘。墓誌銘上,很少有學歷或多益成績,而是一生中做了什麼事,這些事如何改變了自己、家庭,和世界。美國黑人名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的墓誌銘,是他自己演講的名言:「黑人終於自由了!」啊…那,才是最酷的履歷表。(作者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