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乃潭故事多 結合文創觀光

中潭社區發展協會把漢人娶了平埔族女子卓乃的地名由來,499億 台積10月營收意外創新高,置入卓乃娃娃等文創商品中。 記者林宛諭/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彰化縣田中鎮卓乃潭這個地名源自一個美麗的由來,連戰力挺勝文 親赴競選部打氣,蕭姓漢人娶了平埔族女子卓乃,當季竹崎蜜棗 減產2成不漲價,女方以大水潭為嫁妝,因此得名。中潭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許育勝說,他們找出在地故事,結合文創商品,並推動農村小旅行,希望農村子弟不再只能到外地發展,而是在家鄉創造前景,留鄉打拚。中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文忠說,卓乃潭是包括田中鎮的中潭、頂潭、龍潭三個里,原本大家已快不知「卓乃潭」的地名由來,因為總幹事、田中高中老師許育勝研究所論文考證,才讓這個快被遺忘的故事再度被紀錄下來。許育勝說,清康熙年間田中多是平埔族聚落,來台的漢人多是單身「羅漢腳」,只有跟平埔族女子聯姻,才能取得土地,他笑著說「你看看我的臉,是不是有點像原住民?」中潭社區一年多來已辦了五梯次的農村小旅行,稻米收成後,辦了千人焢窯、社區音樂會,也開發文創商品卓乃娃娃、卓乃潭地圖頭巾,並舉辦導覽志工研習,活動中心舞蹈教室還開放給背包客住宿,希望發展觀光。除尋找平埔族的蹤跡,社區裡的「天主教堂耶穌聖心堂」是台灣第一位女建築師修潭蘭設計,已有近百年歷史的許氏宗祠和美麗的八堡圳廊道都值得一遊。社區也與種植無毒蔬果的農民合作,成為農村小旅行的遊憩重點,未來希望能藉由觀光帶動田中發展無毒生態農業。許育勝說,年輕時他和多數農村孩子一樣,嚮往到大都會發展,經歷多年在外地求學與工作的歷程,才聽到自己內心想回家鄉的聲音。農村很多長輩總是鼓勵孩子讀書,有更好發展,當老人家對人說「阮囝在台北吃頭路(工作)」時,其實心裡多麼渴望在外地的孩子能多回家看看,那是一種很複雜的心情。社區希望結合在地特色,推農村小旅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才能把年輕人留下來。,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