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核試升高東亞不安的變數

繼去年底發射長程火箭後,偷開貨貿公聽會 經部:絕無此事,北韓在大年初三進行了成功的地下核子試爆,AIT前理事主席 白樂琦88歲辭世,製造了一場規模四點九的人工地震,臉書26日早盤漲破50美元大關,震撼了世界。正當中日台為釣魚台領土糾紛鬧得不可開交之際,缺錢買毒 偷割香蕉,此舉勢將為東亞的不安更增添柴火。
這次核試,美就業微增 暫時跌一跤,選在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國情諮文前夕,胡潤百富榜 小米科技雷軍財富漲最大,及南韓正值春節年假而新舊總統交接在即之際發動,挑釁及警告意味濃厚。北韓對核試成果得意洋洋,宣稱這是一次「安全、高水準、無瑕疵」的核子實驗,目的是在「回敬美國」對北韓的敵意。核試前夕,北韓曾將試爆行動通報中、美、俄三國,其間,與北韓一向友好的北京雖曾極力勸阻,平壤仍一意孤行,顯示中方的緩衝力量轉弱。
從試爆結果看,北韓在核子技術上已取得顯著的進展。第一,擁核能力更強:二○○六年北韓首次進行核子試爆,結果測得規模三點八的地震;二○○九年的第二次試爆,則測得四點五的地震波。這次震波則為四點九,較前兩次提升不少。
第二,就爆炸威力看:首次核試的爆炸當量不及一千噸,第二次核試在兩千噸到六千噸之間,這次則有六、七千噸到超過一萬噸等不同說法。專家擔心,北韓如持續發展核能,極有可能研發出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一點五萬噸當量的核彈。
第三,是核子裝置的小型化:核能要用於遠程攻擊用途,核彈頭的小型化和輕量化是必要條件。北韓宣稱,此次試爆已在這兩方面皆取得成功;南韓則駁斥那只是平壤的誇張宣傳,理由是北韓持有之核彈頭重達二點三噸,距離真正所謂「輕型化」的一噸彈頭的標準仍有相當差異。
將這次核試視為新領導人金正恩企圖「揚名立威」也好,視為北韓向美國和所有敵意國家的「嗆聲挑釁」也好,無論如何,這都加深了東亞地區動盪的陰影。最讓國際不安的一點是,北韓兩個月前成功發射長程火箭,再加上此次在核子裝置小型化上的進展,兩者若在技術上結合,一個能威脅美國本土的遠程核彈的可能性絕不可輕估。
事實上,去年底北韓發射火箭後,已引發東北亞地區連串的警戒升高行動。這包括,日本在一月廿七日發射了兩枚間諜衛星,主要目的在加強對北韓動向的監控,以蒐集其各種地面行動;三天後,南韓亦成功將其兩度發射失敗的「羅老號」火箭送上天空,以回敬北韓「銀河三號」的升空。這些舉措,連同聯合國安理會上月通過對北韓的制裁行動,在在激發北韓走上更變本加厲的核試之路。
北韓前兩次的核試,都是因為聯合國對其發動制裁,因而以進行核爆作為反擊;這次行動,完全如出一轍。亦即,外界施壓越大,平壤反彈越強,已形成一個單向的惡性循環。而外界制裁的力道愈強,其相應使北韓人民承受饑寒之苦的程度也愈高,這又會使民主世界陷入更詭譎的人道難題。美國軍事專家已承認,要對北韓的核爆設施採取預防性攻擊,困難度極高,也不會有顯著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社會恐怕必須跳脫一味「圍堵」的戰略,唯有軟硬兼施,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解決之道。
在協助節制北韓的行動上,北京過去一向能扮演重要角色。但由於美中兩國近年的競爭關係增強,加上東西方政治思維的差異、各國區域戰略利益的拉扯,乃至北韓政權的多疑猜忌,在在使中國的角色受到制約。近期中共參與聯合國的制裁行動,多少又弱化它對平壤的影響力。無論如何,國際社會對北韓封鎖、禁運的行動似已走到盡頭;至此,在策略上需有一些根本的改變。
北有朝鮮核子威脅,南有釣魚台衝突危機,東亞的區域安全不僅因此備受考驗,兩者的彼此牽引又更增添變數。歐巴馬的聰明之計,應是先提出和平計畫,使中、日、台在釣魚台議題上鳴金收兵。如此,各國才可能有餘裕共同面對棘手而詭譎的北韓議題。,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