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華/幸福製茶師的紅烏龍

在鹿野鄉經營博雅齋人文茶館十多年,

中壢抽水肥

,吳秋伶說,

租船

,種茶、製茶、賣茶,

國內旅遊

,是最幸福的行業。 圖/于國華提供 分享 facebook 「我們這行,

房屋被銀行查封

,只有不爭氣、沒有不景氣!」吳秋伶持壺優雅俐落,

保濕面膜

,茶香瀰漫;她接著說,

追蹤器

,喜歡和客人聊天,

中壢通水管

,「你買茶,

遊艇駕照

,我做生意;不買茶,

赤白帶

,我交朋友。這是最幸福的行業!」在台東縣鹿野鄉經營博雅齋人文茶館十多年,出門與山林為伍,回家有茗茶相伴。對她而言,最辛苦的焙茶,像連續三十小時的尋寶;不睡的等待,守候茶菁由生向熟的轉變,定「味」在最香甘的時刻。從2008年鹿野舉辦紅烏龍比賽以來,吳秋伶得過45項獎;博雅齋兩款紅烏龍,今年到比利時參加 iTQi(International Taste & Quality Institute,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所)評鑑,分別拿到最高級的三顆星和二顆星榮譽。問吳秋伶,得這麼多獎,有竅門嗎?她開朗笑說:「方法都可以教你,用心最重要。」再補一句:「還要繳學費。我烘壞的茶,也好幾百斤了!」吳秋伶出身農戶、讀書學農,嫁來鹿野農家,婚後負責打理家中農事,她說,一生沒離開農業。踏入製茶全是機緣。低海拔的鹿野茶區,早年出售茶菁和「福鹿茶」興盛一時。十多年前,台灣市場轉向追捧高山茶;海外種植、焙製的烏龍「臺式茶」大量回銷台灣,鹿野茶區走向衰退。茶業改良場台東分場為了振興鹿野茶,研發出新口味「紅烏龍」推廣,再主辦比賽建立品牌。當時市場不看好紅茶,連帶紅烏龍也被認為成敗難測;吳秋伶則大膽跟進,首屆比賽就得到兩個金獎。烏龍茶特色在清香,使用中發酵和輕焙火。用著類似烏龍茶的製作過程,改以重發酵和重焙火,製成接近紅茶口味的烏龍,這就是「紅烏龍」。製作紅烏龍的茶菁,四季可採收;友善環境的種植,引來小綠葉蟬分享嫩葉。博雅齋的紅烏龍,乾茶顆粒小過綠豆,顏色墨黑。熱水沖泡,茶湯呈現透亮琥珀色;小綠葉蟬叮咬痕跡,帶給紅烏龍如蜜的甜香,或成熟水果的芬芳。揉捻緊實的葉片,在壺水中舒展格外綏慢,紅烏龍因此相當耐泡。吳秋伶說,茶的好壞,田地管理佔七成,善待土地和茶樹,就會得到好茶菁。大自然變化萬千,茶菁每回收成都不同;追求最美的茶韻,是製茶師的工夫考驗。漫長的焙火,靠著經驗調節火候,出現焦味之前的某個瞬間,當「味」立斷、到達終點。吳秋伶說,製茶人要有謙虛心,茶是天地人的共創,製茶只求盡心做到最好。每批茶會有不同的風格和韻味,比賽能否得獎,只能聽天由命。博雅齊既賣茶、也展售家具文物,吳秋伶每天在民藝環繞的客廳泡茶喝茶,心境開朗,行止跟著輕鬆優雅。守著幸福的行業,吳秋伶更高興是,兒子也喜歡種茶做茶。談笑中,誇著兒子有心,也談著交棒計劃,讓年輕人充分發揮,用新方法經營老行業。,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