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太公與踹小兒

這天,

沙鹿美睫教學

,我上彭瀞儀的節目,

沙鹿紋繡教學

,談《史記‧高祖本紀》。節目開始前,

中壢打掃

,瀞儀問道,

名片 台北

,待會可以聊聊「烹太公」這事嗎?我反問她,

花蓮七星潭

,要不要順道也提提劉邦踹小孩?
在許多人眼裡,

波麗製作

,劉邦這人不僅無賴,

花蓮市區民宿

,簡直就壞透了。尤其這兩事,算得上「鐵證如山」。正因如此,上回我到「鹿耕講堂」,一聊起劉邦,座中便有聽眾強烈質疑了我。
話說,「鹿耕講堂」是鹿港鎮的系列人文講座,頗具深度。鹿港雖已不復清代全盛時期的風華,可直至如今,依然文風鼎盛、人才輩出。「鹿耕講堂」的主持人,就是個有心之人。這且不提。那回,我到鹿港的前一天,剛剛在台北書院開講了《史記‧高祖本紀》,因興致頗高,便在「鹿耕講堂」又提了劉邦。這時,我兀自講得高興,卻沒留心底下有位女士已然變臉變色;我越講,她臉色就越沉得難看。結果,到了討論時間,她終於忍不住以低沉而嫌惡的口吻問道,「你好像對劉邦很有好感?」
她的嫌惡,不單針對我,更是衝著劉邦。質言之,「恨屋及烏」罷了!她對劉邦的不滿,當然事出有因;在講座的現場,她就以鄙夷的神情提了劉邦最惡名昭彰的這樁事:「蹶兩兒,欲棄之」。
當時,劉邦兵出關中,率五路的諸侯軍,一舉攻下了楚都彭城。正當大肆慶功、「置酒高會」時,項羽忽從齊地回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彭城,大破漢軍,再一路追殺,最後,將劉邦嚴嚴實實地圍了三匝。此刻,一陣猛烈的沙塵暴突然自西北而起,「折木發屋,揚沙石,窈冥晝晦」,在這黑天暗地中,劉邦才僥倖地與數十騎逃遁而去。逃去的路上,劉邦折往沛縣,打算「收家室而西」;這同時,楚軍也派兵往沛,欲取劉邦家人為質。到了沛縣,漢王的家室,早已東奔西散,杳無蹤跡;劉邦只好繼續西逃,途中,恰恰遇到他的一雙兒女,「乃載行」。結果,才走了一段,忽聞楚騎追來,劉邦一急,便「推墮孝惠、魯元(後來的魯元長公主)車下」。太僕(王者的駕車官)夏侯嬰一看,急忙下車,「收載之」。於是,劉邦提腳再「蹶兩兒,欲棄之」,夏侯嬰不忍,只好再急急停車。「收載」之後,劉邦又踹,夏侯嬰則又停;「如是者三」。
就這麼三回,劉邦當然要惡名昭彰。於是,後代便不斷有人罵他「無情」,更說他「天性殘忍」。如此唾棄之聲,兩千年來,不絕於耳呀!因此,「鹿耕講堂」這女士的深惡痛絕,不僅合情,似乎也極為合理。
不過,面對類似的責罵,那無賴劉邦,可是一點兒都不在意。換言之,你罵了,其實也是白罵。反正,名聲一向不好的他,壓根就不關心這勞什子的名聲不名聲。所謂「人言可畏」,本來就與劉邦毫無干係。事實上,當年與他一塊打天下的陳平,未起事前,也是「一縣中盡笑其所為」;另外,還有一個叔孫通,名聲更差、爭議更多,甚至還有道貌岸然的儒生,當著面,直接就要叔孫通滾,免得玷汙了自己。(「公往矣,無汙我!」)
劉邦這幫人名聲都不好,也都不受這些流言蜚語所困擾;誰愛罵,就罵唄!反正,他們也不管。但正因如此,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常常就不受俗情所執,也不拘泥於一般的情理,反而有種異於尋常的豁脫與清楚。一般人遭謗受譏,總要咨嗟憂傷、氣惱憔悴;一旦遭逢變故,更是五內沸然、倉皇莫知所以。可這時刻,但見劉邦一幫人冷冷靜靜地直面核心,該怎麼著、就怎麼著,清清爽爽,明白得很;正因如此,他們可成大事。
那回,項羽因戰況不利,一時心急,在慌亂之中,遂不擇手段,揚言把劉太公給烹了。面對如此「人倫慘事」,換成你我,定要不知所措的。可是,那無賴劉邦既不掙扎、也沒猶豫,更完全不擔心罵名,只是不假思索,嘻皮笑臉地說道,「幸分我一杯羹」。這時,項羽身旁的項伯,倒是一語道破:像劉邦這種「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正因「殺之無益」,殺了不僅白殺,反更添禍(當年項羽就因烹了王陵之母,才讓王陵橫了心,徹底反項,從此死心塌地地追隨劉邦)。於是,項羽無奈,也只好罷手。
事實上,凡事只要一掙扎、一猶豫,再好的心思、再良善的動機,多半,都會結了惡果、成了壞事。相反地,倘若不掙扎、不猶豫,看似沒心沒肺,最後,倒可能把人給救了。於是,我想起了禪宗著名的公案:
一日,池州南泉寺東西兩堂爭貓兒,方丈普願禪師見之,遂提起貓兒云,「大眾,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斬卻也。」眾無對,禪師遂斬貓兒為兩段。
這一群無言以對、不知如何的僧眾,大抵說來,都是些「善哉善哉」的慈悲之徒;可惜,正因如此,這貓兒就活不了了。至於劉太公,幸虧有個常被他嫌棄、看來也不太孝順、更貌似沒啥心肝的無賴兒子劉邦,他的老命,不僅總算保住了,最後,還當了太上皇呢!
同樣地,劉邦「蹶兩兒,欲棄之」的舉動,乍看之下,當然是蠻橫殘忍、無理至極,可是,若真仔細玩味,倒也有些意思。
首先,這樣的舉動,誠如項伯所言,本來就是「為天下者,不顧家」。作為王者,身繫著天下安危;保住一己,與維護千萬人的身家性命,乃一而二、二而一之事;顧全自身生命,看似自私,其實卻是他的職責所在。當楚騎快追上時,劉邦若因顧念兒女,一徬徨、一猶豫,最後終究被執,其結果,必然全數被殺、無一倖免。況且,以項羽之暴虐衝動,更不知要株連多少無辜呢!(稍早,項羽敗秦,先於新安阬秦卒二十餘萬,繼而西屠咸陽;接著,擊潰齊王田榮,又「皆坑田榮降卒,繫虜其老弱婦女」,所殘害者,其數難計呀!)
另方面,劉邦雖說「殘忍」,但這樣「蹶兩兒,欲棄之」,認真想來,卻最能留得住一雙兒女的小命。當時,他大腳一踹,除了保住自己之外,那孝惠與魯元二人,若非夏侯嬰死命「搶救」,必然要落入楚軍手中。可是,楚軍一旦取得了漢王家人,不管是早先的太公、呂后,抑或眼下的孝惠、魯元,都是為了留置楚營,以為人質。劉邦當然清楚,楚兵不管再怎麼膽大妄為,除非項羽首肯,否則,都不可能才一執之便逕殺之。畢竟,那不僅失去了一大籌碼,還會引來漢軍的同仇敵愾,反倒助長對方士氣,怎麼說,都有弊無利呀!
對劉邦而言,當時急急逃命,若能帶著一雙兒女順利脫險,自然最好。可是,若真不得已,的確也只能一腳踹開、先求自己活命了!至於那兩條小命,如果真成了人質,就屆時再傷腦筋吧!然而,劉邦又怎知,那忠心耿耿的夏侯嬰,雖說是沛縣故人,雖說自起兵之後始終一旁駕車、長相左右,可多年追隨下來,真到這節骨眼,卻完全搞不清楚狀況!可恨這老實的夏侯嬰,只因不捨,只因驚駭,兩眼緊盯著那兩個小兒,竟忘了速速載漢王脫險才是當下的唯一要務!結果,夏侯嬰不僅一回回將孩子「收載之」,最後,還乾脆讓兩個小兒緊緊抱住了他,死活都不讓劉邦再踹了。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你說,劉邦該怎麼辦?
「行欲斬嬰者十餘」!
據《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滕」是滕公,就是夏侯嬰) 所載,當此千鈞一髮之際,既急又惱的劉邦,眼睜睜看著楚兵行將追上,夏侯嬰又一逕地自顧「搗亂」,在這慌亂之中,他「行欲斬嬰者十餘」!老實說,在這十萬火急之時,劉邦除了氣惱地頻頻揮劍 (這當然是裝腔作勢,否則,何必揮十幾次呢?)、逼 (外表是逼,其實是求呀!) 那忠厚的夏侯嬰快快放手之外,也幾乎是無計可施了。畢竟,不管再怎麼著急、再怎麼惱怒,已然沒轍的劉邦,總不能連這駕車的太僕夏侯嬰也大腳一踹吧!
所幸,楚兵終究沒有追上,劉邦也僥倖逃回了關中。不多久,劉邦在滎陽收拾殘兵,重整旗鼓,擊退了來犯的楚軍;從此,項羽就再也無法逾此而西了。這時,劉邦喘息稍定,總算可鬆口氣。等這麼一回神,你猜,劉邦會怎麼處置那「搞不清楚狀況」的夏侯嬰呢?
答案是,「賜嬰食祈陽」。換句話說,劉邦把祈陽一地,賞賜給夏侯嬰作為食邑。呵呵!這賞賜,可真不小喲!,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