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地契真品 十三行展出

沒有印章的時代,

波麗貼紙印刷

,交易如何立契呢?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即日起展出200年前的地契真品,

seo優化

,以手印為契。 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分享 facebook 以往印章不普及,

有機溶劑回收

,交易如何立契?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展出200年前的地契真品,

冷凝回收設備

,當時平埔族人在契約上蓋手掌為印。透過地契,

進口椰子水

,可一窺當時經濟及社會現象。十三行博物館表示,

蠶絲內褲

,館內典藏有西元1803年(清嘉慶8年)八里坌仔社(現八里頂罟里一帶)「給永佃墾批契」,

女內褲

,上面有2個大大手印,

小熊維尼內褲

,空白處寫著「福手印甘愿」及「祿甘愿手印」,

燈控開關

,立契人是平埔族人阿福與阿祿。館方指出,從地契內容可看出,阿福、阿祿缺錢無力購買種子,只好委託仲介,將土地轉移給漢人耕作。契約是漢人所擬,因當時平埔族人多無印鑑,雙方以蓋手掌印表示契約成立。契約中阿福和阿祿被署名「白番」,白番是清朝中期漢人對台灣原住民族的其中一種分類,指的是生活習慣幾乎與漢人一樣的原住民族,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平埔族,另外地契註明用190佛面銀交易,指的是有人頭像的西班牙貨幣,當時民間流通有清朝硬幣、私人錢莊紙幣及西方銀幣。十三行館長陳春蘭表示,地契內容呈現當時經濟及社會現象,藏有許多有趣社會風俗民情,不僅是地方社會史研究重要史料,也值得細細欣賞。即日起到6月3日館內首度展示實品地契,民眾能近距離感受200年前庶民生活樣貌。,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