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艾朗專欄/股市商品極端演出 投資人當心

又到了評論家回顧一年情勢、推估來年展望的時候。令人意外的是,雙北殯葬合作 北市議會再打回票,今年股價屢創新高,頑石攜華霏 強攻粉紅商機,商品卻重挫、公債殖利率低得驚人。這種歷來罕見的歧異無法用總體因素解釋,潤泰全變招 攻便利店,隨著2015 年來臨,母與男友吸安毒煙漫屋內 害死男嬰,這種過時的解釋也更難適用於日漸擴大的歧異。
假設2014年就在上周結束,以標普500指數衡量,美股投資人將賺進12%,但商品投資人會損失9%(依據湯森路透商品指數),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了100個基點至2.89%。這些情況可用以下三個因素解釋。
首先,連漲數年的美股今年多次改寫新高,這樣的漲勢通常伴隨著強勁的經濟成長。雖然美國經濟好轉,成長率上修、失業率下降,卻還沒回到足以彌補前近年頹勢的水準,還得面臨歐洲、日本和新興國家成長趨緩帶來的經濟逆風。
第二,美國經濟改善的幅度雖然足以解釋股市的價值,卻與債券和商品隱含的訊息衝突,後者通常代表整體經濟成長趨緩。
最後,其他解釋得靠央行政策實驗的影響力,但其解釋效力已經不如以往。
確實,非傳統貨幣政策已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決定資產價格最重要的因素,它足以克服基本面的影響,並顛覆許多過去所建立的市場關聯。如今貨幣政策對資產價格的影響可能更含糊不清,因為各國央行前進的方向不再相同,歐洲央行(ECB)、日本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都擴大刺激,美國聯準會(Fed)與英國央行則將反其道而行。
有個過時的方法能夠解釋股票和債券、商品的分歧:股價上漲是因為企業回購股票與提高股利。固定收益投資人為了追求報酬,幾乎加碼投資股票。商品價格重挫則是因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拒絕減產,加上替代能源出現等因素。
然而,如果未來幾個月股、債和商品的分歧擴大,這些解釋都會面臨挑戰。到2015年,市場的關聯性很可能回歸經濟和政策基本面。
假使2015年全球經濟成長明顯加速,政策回應也更完善,股市投資人會為了不夠重視債券和商品市場釋放的訊息,感到後悔。
(作者Mohamed El-Erian是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前執行長、現任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編譯余曉惠),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