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油價已暴跌40%,
排名優化
,對石油進口國是好消息,
FB粉絲團經營
,但對俄羅斯、委內瑞拉與奈及利亞等石油出口國來說卻是壞消息。有人把油價下跌歸因於美國頁岩油熱潮,
台中關鍵字優化
,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未達成減產共識。
但這並非事件全貌,
虛擬主機租賃
,因為鐵礦砂、黃金、白銀與白金價格同步走跌,
排名優化
,糖、棉花與黃豆的行情也下挫。實際上,
台中住宿
,上半年多數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的價格齊步下滑,
泡菜料理
,顯示總體經濟因素發揮影響。
有種說法是通縮因素促使大宗商品跌價。雖然通膨現在很低,但當商品價格相對於整體物價水準走跌,顯示原因沒這麼單純。另一種最常見的解釋是全球經濟減緩,導致能源、原物料與農作等商品需求萎縮。
但美國是例外,預料今年末兩季的年化成長率都將超越4%。然而,美國大宗商品跌價的程度尤其嚴重。
這就要看到貨幣政策,外界經常忽略它和商品價格息息相關。美國聯準會(Fed)10月結束量化寬鬆(QE)措施後,可能開始緊縮貨幣政策,最快明年就會升息。
這讓人想起似曾相識的歷史模式。1970年代、2002-2004年,以及2007-2008年間實質利率下滑,都伴隨實質商品價格走揚;1980年代美國實質利率驟升,導致美元計價商品價格直線下墜。
事實上,實質利率影響商品價格主要有四個管道。首先,利率上揚降低可儲存商品的價格,因為這促使業者當下加快開採腳步,而非把計畫延到未來。
其次,利率走高使企業保留庫存的意願大減。第三,投資組合經理人因應利率走高,把資產配置轉出大宗商品合約,投入公債。最後,利率走高帶動本國貨幣升值,降低國際市場上交易的大宗商品在本國市場的價格(即使以外幣計算價格並未走跌)。
許多投機者未雨綢繆,料定明年利率將會走高而撤離大宗商品市場,結果造成明年才應該出現的公債價格上漲,提前在現在出現。
第四個管道,即匯率,已開始發揮作用。在美國貨幣政策預期將會收緊同時,歐洲央行(ECB)和日本銀行(央行)正在強化貨幣刺激政策,結果造成美元對歐元與日圓升值。這正好能解釋為何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而以其他貨幣計價的商品價格上漲。
(作者Jeffrey Frankel是哈佛大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