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張兼華表示細菌性心內膜炎大部分是口腔、泌尿道或腸道細菌引起。 圖/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分享 facebook 26歲呂小姐,
平鎮抽水肥
,身體健康,
買房
,有過敏性鼻炎及偶爾偏頭痛。去年年底出現發燒及寒顫症狀,
室內裝潢推薦
,之後右腕關節腫痛,
壓克力加工
,就醫後未改善,
高雄土地二胎
,症狀加劇持續發燒,
黑糖餅
,手掌出現紅斑,
二胎貸款哪家信用好
,並出現頭痛及惡心、嘔吐症狀。轉至本院就醫後,為她安排血液檢查。經血液培養,發現「嗜沫聚集桿菌(學名為Aggregatibacter aphrophilus)」,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檢查,位於左心房和左心室間的二尖瓣有此細菌菌落,腦部磁振造影,發現腦部有兩個膿瘍,確診為該細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內膜炎併發腦部膿瘍」。 呂小姐於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約六周後出院,繼續以口服抗生素於門診追蹤治療,後來再做心臟超音波與腦部磁振造影檢查追蹤,心內膜炎與腦膿瘍均獲得改善。「嗜沫聚集桿菌」,是屬於HACEK群細菌中的「A(Aggregatibacter)」,生長緩慢不易培養出。總體而言,這一類細菌占原發性瓣膜感染性心內膜炎病例約1.4%。這類細菌是生長在口腔和咽部的正常微生物群叢,一般狀況下不會侵犯人體,但如果口腔內防禦細菌的防線出問題,例如長期蛀牙、牙周病未妥善治療等,細菌就有可能侵入人體,造成「菌血症」,亦即細菌進入血液中,再隨血流流經心臟瓣膜,附著其上而感染。除了心臟瓣膜異常病患,一般健康人的菌血症很快會被清除,大部分不會留下不良後果,像呂小姐這樣未有心臟瓣膜病史而發生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例子,較為少見,也告訴我們細菌的侵犯性仍不可輕忽。比起其他毒性較強的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HACEK這類細菌毒性稍弱,感染心內膜後病程進展較緩慢,症狀也較不典型。呂小姐出現症狀逾一個月,且有關節疼痛等類似關節炎症狀,再加上為年輕女性,初期臨床表現較似免疫疾病。其實,一旦發生心臟瓣膜感染,因為細菌會不斷從瓣膜上的菌落釋出,隨血流流經全身,還有機會產生其他感染,如她的腦部膿瘍就是嚴重的併發症,使病情更為複雜。提醒民眾,平日應注意口腔保健,定期檢查牙齒,如有齲齒、牙周病等,切勿輕忽,應妥善治療,避免細菌有機可乘,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