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之鄉」屏東佳冬鄉 縣府打造「活的博物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的「活的博物館」,

下酒菜

,顛覆傳統硬體建築專供人參觀念,

紙片肉乾

,而是落實到真實的族群生活與社區中;屏東縣文化處和大專院校、社區合作,

自然排序

,在「古蹟之鄉」佳冬鄉逐步實踐,

下酒菜

,在「做福拜新丁」、「哈來佳冬賞元宵」、詩詞步道後,

排名系統

,明天在張家商樓辦曾貴海醫師回顧和老照片展。前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張家商樓,位於佳冬客庄歷史聚落的核心地帶,東有縣定古蹟蕭家古厝及步月樓、蕭家洋樓與佳冬敬聖亭,西鄰縣定古蹟西隘門與楊氏宗祠,南接西邊路上的楊家祖祠,北接羅家理學堂四進大夥房與湧泉池,形成結構緊密的客庄聚落人文景點,縣文化處去年和多所大專院校合作推動「活的博物館」。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教授方世杰說,由成大、屏大、實踐等8所大學組成的專業團隊,今年與在地合作辦理「做福拜新丁」、「哈來佳冬賞元宵」、詩詞步道與周邊景觀創新與修復、文化景點看板設立、導覽課程培訓等,為商樓注入活力,相信在產官學持續合作下,能創造出一個實踐「活的博物館」的典範。明天起至明年3月4日回顧展的主角曾貴海醫師(71歲),出生佳冬,行醫同時也熱愛詩詞創作、推動環保生態、參與社會進步運動等,今年榮獲客家終身貢獻獎;文化處特別在張家商樓辦回顧展,包括曾醫師照片、詩集等,還在周邊巷弄牆面布置曾醫師詩詞,讓鄉親遊客共享榮耀。另外,四合院楊家祖堂規畫為「佳冬老照片回顧展場」,遊客走逛張家商樓周邊街道,包括文學詩詞步道、西柵門、楊氏宗祠、蕭家古厝、楊友登醫院等,彷彿走入時光隧道,客家族群生活在此鮮明呈現,開展日也邀請在地學童參加客家詩文書法比賽。屏東縣文化處將「古蹟之鄉」佳冬鄉打造為「活的博物館」,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張家商樓,也是地方文化知識的資訊站。記者潘欣中/攝影 分享 facebook,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