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這樣的課綱能消滅敵人,或迷惑自己?

教育部歷史課綱審議的「去中國化」爭議,

賺錢最快的方法

,課審大會通過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教育部歷史課綱審議的「去中國化」爭議,

石垣島旅遊

,毫無意外,

抗老化

,綠營的計畫又一次得逞。課審大會結果,

台中代償民間二胎

,通過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也就是說,

台南食宿

,民進黨過去只是在台灣內部奮力抹除各種有關中國的記憶和符號,

房屋二胎民間融資

,如今則進一步把中國徹底隔絕在台灣歷史之外,

房地產說明會

,變成「東亞鄰國」之一。這次高中歷史新課綱的修訂,採取了許多奇突及「創新」的作法。包括:揚棄過去以編年史、國別史的方式編教材,改採「主題式」;同時,在「分域」的架構下,由近及遠、略古詳今。因此,不再採取台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區分,而改採台灣史、東亞史和世界史的架構。課綱研修小組想藉此類說辭來規避「去中國化」的批評,但不論如何解釋,其作法就是顛倒輕重、魚目混珠,藉此對下一代進行思想及認同改造。 從形式上看,新課綱改以分域架構書寫台灣、中國與東亞、台灣與世界的歷史,取代了傳統台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區分。但實質上,台灣部分則試圖脫離中國史,至少淡化台灣史的中國淵源。對中國部分,則藉著東亞史的脈絡,以主題的形式拆解了中國史。簡言之,未來學生面對中國史,得從「東亞看中國」;但面對世界史,卻要從「台灣看天下」,這豈不可笑?事實上,不只高中歷史,國中歷史也有這種思維。國中階段的中國史,雖然獨立成冊且按時序編年,但商周至隋唐已強調不同民族與文化的互動,宋元則著重國際互動和商貿文化交流,明清更是在東亞世界的變動格局中探討商貿文化及東西接觸的挑戰。至於台灣史,明鄭的蹤跡則隱隱約約,迄今仍深刻影響著台灣社會與文化的鄭成功,彷彿只是東亞海域的一支勢力,或原住民族與外來者相遇的一段插曲。換言之,歷史主軸的偏移超乎事實,中國主體的模糊遠難想像。到了高中,中國史又抛棄編年,不辨朝代,橫切縱解化為東亞史。不僅沒有夏商周,從漢晉宋元以迄明清,更幾全變成東亞移民史。難道只因為台灣是移民社會,所以也要把浩瀚的二十四史化成幾頁人群遷徙、人民流離的移動紀錄?難道只因違憲踰法進行得風火慘烈的「轉型正義」已列課綱,所以先秦和明鄭都必須被「轉型」掉?更重要的,難道這就是新課綱強調的「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出發」?課審委員宣稱,歷史新課綱改採主題式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發現、認識及解決問題的素養,並避免與國中重複。但國中歷史已嫌粗略,高中歷史還要從東亞看中國,對於歷史知識有限的中學生,如何培養出思辨能力?難怪家長已經開始擔心,教科書編不好,老師不會教,學測怎麼考?難道要讓孩子再去補歷史?已可預見,另一波教改的「歷史之亂」勢將上演。且不難想像,中學生在如此粗略而跳躍的歷史教育下,將出現更多「張飛打岳飛」的錯亂場景。對下一代而言,恐將滿堂盡是歷史穿越劇,孔子和孫中山變成外國人,看到「豬哥亮」輔佐劉備也不必太驚奇,因為「諸葛亮」也能主持歌廳秀。培養學生多元視野與跨領域思辨能力,當然是正確的方向;問題在,學校的教材和教學遠遠跟不上執政者的心念流轉。在高中生基礎知識尚不扎實時,就教他們碩博士生的研究方法,其實只是揠苗助長,去脈絡化的學習也只能塞給他們碎片化的知識。蔡政府恣意剪裁中國歷史,以為稀釋與解構中國史,就可以讓台灣史卓然獨立;事實上,不僅無傷於中國歷史,反而使台灣歷史脈絡模糊,只是愈發困惑了下一代人。民進黨恨不得把中國變不見,其實蒙蔽的是台灣人的視野,消失的是台灣的機會與空間。這份歪曲的課綱,消滅不了敵人,卻讓後人更混亂。,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