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躉售機制/日「以核砍綠」 台該如何「以核養綠」?

離岸風電政策不穩定惹外商反彈。 圖/業者提供 分享 facebook 報載日本為了優先使用核電及減輕民眾電費負擔,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 拖久會長短腳,擬大幅調降新年度的太陽光電躉購價格,上海大學生願到小微企業 多了,降幅廿二%,三峽火警燒死1人 消防局認為狀況不太尋常,以降低躉購價格來降低業者投入的意願。報導還提到,影音/台大校長楊泮池:樂意鼓勵年輕人,日本二○一七年製造太陽光電等相關設備的公司,瑞智10月營收月增9.6% 壓縮機銷售量及營收為同期次高,有八十二家倒閉,比利時準中學教師不知太平洋在哪,是過去十年來最多。這則「以核砍綠」新聞透露的訊息:一、現今核電電價仍明顯低於綠電,不應倉促關閉核電;二、綠電若沒躉售價格支撐,是無法商業營運的;三、政府綠電躉售的預算終究是全民埋單,可見綠電躉售必須審慎處理。 反觀台灣的情況,離岸風電的彰化六案能否適用一○七年度五點八四九八元的躉購費率,引起激烈討論。經濟部能源局認為還需要彰化縣政府的同意函,而彰化縣政府昨天正式回覆:「無涉本府職權,檢還所送書件」。中央跟地方來回踢皮球原因,其實跟這躉售價格到底合不合理有極大的關係。離岸風電躉售價格的合約一簽就是廿年不變,萬一得標商的利潤高到不合理的程度,意即讓國庫蒙受鉅額損失。反之,若無躉售價格過高的疑慮,而是有利人民福祉,那中央跟地方應該搶著趕快發照才對不是嗎?彰濱外海被評估為世界最優良的風場之一,該處的離岸風力發電如今竟被躉售價格搞得像燙手山芋。躉售價格訂得高可以「以核養綠」,訂得低可以「以核砍綠」,可見躉售價格的訂定不是那麼簡單,涉及很多層面,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過高傷到國庫、太低嚇跑客戶?如何讓綠電更容易推動?筆者以為綠電躉售不應該只是個「數字」,而應該是個「機制」。太陽光電、風力發電設施的成本會逐漸下滑,但躉售合約的價格採用浮動方式會讓合約內容複雜化,簽約變得不容易,所以不建議採用浮動。但應該要有一個躉售機制來避免不合理的價格造成承辦單位無所適從,這個機制可以是一個浮動的參考價格,做為量尺定期監看躉售價格合不合理,若太高可要求得標商回饋利潤,若太低(可能性也許不大),可考慮補貼得標商。至於參考價格如何制定,不能只考量綠電設施的成本,也要考量氣候的因素。現今氣象預報創造的大數據也可用來預測幾小時後或隔日太陽光電跟風電的發電量,這個預測值不只是躉售機制必須參考的數據,也是分散式電網在穩定電力品質時很重要的參考指標,電網的管理單位可據以事先做好電力的調配,使電力供應保持在良好穩定的狀態。為讓綠電的推動更容易,麻煩的躉售訂價問題可交由躉售機制的運作單位來處理,這個單位不僅制定躉售的量尺,也負責利用氣象資料預測再生能源的發電量以供電網管理人員穩定電力品質。台灣已經確定要「以核養綠」,能源政策也將綠電占比定為廿%,分散式電網將是未來的趨勢,躉售機制之運作機構建議政府相關單位應盡早規畫設置。,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