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自由經濟區是台灣的新機會

馬政府時代積極推動,

專業網頁設計

,卻鎩羽而歸的自由經濟示範區,

主機代管

,最近再度成為討論的焦點;但是目前卻成為中央與地方的角力戰場,

關鍵字廣告

,實非此政策本意及國家之福。首先我們必須釐清自由經濟示範區究竟要示範什麼?一則是在特定區域下,

客製化網站

,推動自由化及法規制度的放寬,

網站租用

,以吸引企業進駐,並將小區域先行先試的效果,擴散到全國。 同時,自由經濟示範區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市場開放,法規鬆綁及制度改革,向世界宣示台灣自由化的決心,使台灣可以順利加入重要區域貿易協定。當時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時空背景,是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正在密集談判,並且向外擴充新會員。台灣希望藉由自由經濟示範區大幅開放,展現自由化的決心,開放程度甚至超過TPP的標準,以營造台灣加入TPP 的有利條件。但是現今美國已經退出,TPP也由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協定(CPTPP)取而代之,而且已經正式生效。CPTPP也鼓勵新成員加入,所以台灣可以利用自由經濟示範區,來拉抬加入CPTPP的機會。但是目前CPTPP協定已經定型,新會員加入必須概括接受所有內容,也要得到所有既有會員的支持,與當時TPP的情況完全不同,若只是藉由自由化來吸引投資的傳統方式,對於促成台灣加入CPTPP效果有限。所以自由經濟示範區應該納入更多因素,才能有助於台灣加入CPTPP,不只是單方向的招商引資,而是強調台灣的加入對CPTPP成員有正面效益。例如可以在示範區中推動跨國產業合作,特別是CPTPP協定中第21章的合作及能力建構,展現台灣在開放市場外,也有能力落實CPTPP之產業合作,提升成員的技術能量,進而爭取對台灣加入的支持。對中國大陸開放的疑慮,是目前自由經濟示範區另一爭論焦點。這也是當時自由經濟示範區爭議最大的地方,當時政府也說不清楚,讓人誤以為自由經濟示範區會對陸資門戶大開,陸資可以利用此管道滲透全台。但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真正的重點是在吸引外資,而非陸資,而且為了避免爭議,仍然可根據國家安全的理由,在自由經濟示範區限制甚至排除陸資,繼續維持對外資及陸資的差別待遇。自由經濟示範區應該根據目前國際產業發展趨勢,搭配台灣產業利基,並與目前產業政策相結合。由於自由經濟示範區是屬於單方向自主開放,所以未來必須經過審慎評估,由興利的角度開放市場。台灣目前在製造業對於外資已經高度開放,投資限制少,示範效果有限,未來自由經濟示範區應該以開放服務業,並以創新加值服務為主,例如物流、國際醫療、教育服務及金融產業,均是可以考慮的方向。特別是除了中央規劃外,也可以根據地方發展特性及優勢,量身訂做適合地方推動的示範產業。舉例而言,台灣許多縣市鄰近自由貿易港區、加工出口區,以及科學園區等,未來這些縣市的示範區規劃,可一併將區位優勢納入考慮。台灣近年來無論是國內投資及外人投資,成長均不知預期。在全球競逐資金白熱化,而且環顧鄰近國家,均有類似自由經濟示範區功能的特區設置,台灣所面對的競爭壓力及挑戰會更大。建構台灣為亞太營運中心的目標已遙不可及,自由經濟示範區可以視為台灣突破經濟困境的機會;但是絕對不能停留在以往的框架中,更應擺脫意識形態的囹圄。自由經濟示範區絕非引中資入台,而是在自由化及制度創新下,創造優質投資環境,吸引多元產業,才能與國際接軌並帶動台灣經濟。,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