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九年梁啟超攝於法國巴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拜讀十一日張作錦先生大作〈媒體能救台灣嗎?〉,
飲用水
,心有戚戚焉。張作錦先生是新聞老將又嫻熟新聞史,
天然椰子水
,議論古今,
PH7.2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響應式網站
,娓娓述來,
北部系統櫥櫃
,足以服人。尤其廉頗雖老,
響應式網站
,然而蒿目時艱,
椰子水功效
,憂慮國家未來之心,
久保田磅秤
,溢於言表。文章讀來,豈能無感。筆者不揣鄙陋,續貂數言,盼不至於有所唐突。 一九二九年梁啟超辭世,消息傳到南京,蔡元培和蔣夢麟兩人在中央政府會議一起向國民政府提案,表揚梁氏的功業。主席是胡漢民,一見提案,破口大罵,提案遂消。梁氏為保皇派,主張君主立憲,辦《新民叢報》時,和革命黨人打了不少筆戰,多少結下梁子,這是胡漢民所以惱怒他的緣故。可公道自在人心,梁氏的喪禮上有一幅輓幛,上書「神助革命」,這四字也說明了蔡、蔣兩人為何主張表揚梁氏的原因。梁啟超辦《新民叢報》時,寫了有名的「新民說」系列啟蒙文章,由於文筆「明白曉暢,帶著濃摯熱情」,顯出動人魔力。「一紙風行,海內觀聽為之一聳」,「筆端攪動社會」。雖然政治立場和革命黨相左,但「喚起民眾」,散播革命思想之功,革命黨人可比不上。其目的為救國,和革命黨人「殊途同歸」,開明的人會持平肯定他的救國熱情及功績。救國之事經緯萬端,梁氏做為啟蒙導師,為文也就包羅萬象,而力有未逮。陳獨秀就批評他的文章「浮光掠影」,而如今海峽兩邊都有專書探討他經濟學上諸多謬知。加上梁氏救國心切,發辭偏宕在所不避,「主暗殺,主破壞」。他後來自我批評說:「在思想界其破壞力不少,而建設則未有聞。晚清思想界之粗率淺薄,啟超與有罪焉。」「啟超與有罪焉」,今日媒體人有幾人能這樣自我檢討?頗多台灣人以自由民主自豪,而談民主,必須有相關的公民道德修養為前提,「講道理」即其一。他人講得有道理,則願意「服善」,不會硬拗。但多少人面子為重?多少人意識形態掛帥?以至社群網站頗不乏「同溫層」、「回音室」現象,而推波助瀾的媒體有之。「台灣式的自由民主」,知檢省者羞慚不敢言。相較清末、抗戰時期,國家危殆情況,比台灣現在嚴峻多了。當時的媒體人不敢消極鬆懈,他們堅信事在人為。事在人為,媒體當然能救台灣。但看媒體人願意菩薩發心否?至於媒體中的亂流、逆流,「正派」媒體人要有勇氣「撥亂反正」。此外,廣大的閱聽人也須站在「正派」這一方,這當然要有一些努力。起碼不做不講道理的人,支持正派的媒體,讓「德不孤」,好人得到好報。國家是我們共有的,國家未來前景如何發展,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