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投信董座劉宗聖 分享 facebook 全球金融科技創新,
除味設備
,翻轉資產管理產業,
燒酒配五花肉
,國內公募基金規模最大的元大投信因應新潮流,
燕窩禮盒
,啟動大規模組織及策略改造,
兒童手調桌椅
,未來除了以智慧化、跨資產、跨平台的管理模式,
台北泡殼
,提供投資人全方位解決方案,
椰活
,更期許引領台灣資產管理業轉型邁向「投信2.0」。台灣投信產業起自1983年國際證券投資信託公司成立,
花蓮住宿
,迄今基金投資的發展史將近40年,與時俱進的投資思維和商品創新不斷翻轉國內投信業生態,近來大肆盛行的智能財富管理、數位支付等新金融科技,更加速產業轉型意識。 今年升任元大投信董事長的劉宗聖,長期關注資產管理業發展並領導元大轉型,他談到公司未來藍圖時表示,將接軌國際高度智能化、整合化的營運模式,翻轉早期的「投信1.0」架構,升級為「投信2.0」,開發更能滿足台灣人口高齡化及數位理財的多元投資服務。目前元大公募基金檔數與規模排行業界前列,領先發展國內首個主打ETF與結合人工智慧的「ETF AI智能投資平台」,內部組織並完成大規模整合,可突破傳統資產界線打造全方位解決方案,未來轉型成果受到注目。以下為專訪紀要:問:元大啟動新一波轉型,能否談談「投信2.0」的構想?答:「投信2.0」是相對於「投信1.0」的概念,台灣投信業有相當長的時間在「投信1.0」發展,這個階段依賴市場潮流,什麼熱門、募集什麼基金,容易導致同質化、價格戰的問題。我認為,這樣的結構性挑戰,雖有很多因素造成,但最重要的原因,來自整個產業投入的研發(R&D)不多,其次是有國際觀的人才有限。基金發行 轉向需求驅動「投信2.0」有三大重點:一是加強技術研發,二是基礎建設完善,三是多工/多元人才的培育,唯有透過基金管理前、中、後台的升級,才能開發差異化服務,進而創造附加價值。元大投信不定期走訪各大資產管理公司,每年都有多趟拜訪行程,國際級服務視野,讓我們有不斷創新的能力,也有很優秀的人才。如我們過去領先發展多檔國內第一、甚至亞洲第一的新型ETF,或結合人工智慧(AI)建立「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抑或剛完成組織大整合,突破過往主動式基金與ETF分開管理的架構,整合為單一的「One Team」,可開發跨資產的解決方案,都經過多年汲取國際經驗。觀察此脈絡,也可發現元大在早期訴求產品創新,至今已轉向多元的服務創新、人才創新、平台創新,未來還會加強通路創新。這也是我們目前在國際上看到最重要的趨勢:投信公司不再單純銷售基金,奠定在產品基礎上,投信可廣泛接軌機構、企業、退休族及一般投資人需求,開發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因此,未來元大將持續致力於各類創新,我們積極擴張產品線外,也將善用已導入的智能化、跨資產與跨平台運作模式,滿足台灣投資人愈趨多元的需求。問:「通路創新」範疇有哪些?答:台灣共同基金銷售倚賴銀行,ETF由於在次級市場交易特性,多數發行投信會訴求與券商合作,但從「投信1.0」轉為「投信2.0」,很重要的意義,還包括基金發行由供給驅動(IPO),轉向需求驅動;投信公司必須先傾聽需求,再思考發展什麼產品。這對照銀行通路,元大除了維持一定的IPO目標,今年將規劃推出ETF的連結基金,也就是同檔ETF,股票投資人可自次級市場交易外,偏好基金的銀行族也能在銀行平台申贖。日前主管機關已通過法規,初步開放台股ETF可發行連結基金,若境內投信有躍進計畫的特殊資格,可再發行連結海外ETF的共同基金。台灣ETF這幾年發展迅速,成大眾青睞的理財工具之一,但受限法令規範及投資管道,多數投資人於次級市場買賣,使ETF的投資族群集中在股票交易人,而銀行雖也有行之多年的申贖平台,但實際運作上,還是委託券商下單,衍生出交易不即時、產品缺乏彈性等挑戰。客製服務 滿足理財需求例如投資人在股市看到ETF價格,券商買入通常是另一個價格,抑或有投資人喜歡交易ETF,但不希望拿太多股息,若透過連結基金將ETF「共同基金化」,就能比照共同基金,以單一淨值交易,或開發配息累積型的ETF。以台股歷史最久的元大台灣50為例,這檔基金規模有700億元,十多年來累積的銀行族扣款金額僅7億元,足見其突破空間。券商通路方面,今年元大也導入需求導向的合作模式,包括先前攜手台中銀證券及銀行,推出可扣款元大五檔ETF的投資組合,充分結合元大廣大的產品優勢與不同通路的理財需求。另外,「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汲取國際經驗,有很好的交易策略;我們將積極因應各方需求,發展客製化的投資服務。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