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股、債投資人的績效簡直是槓上開花。歐股50指數繼上半年大漲16%後,港9成網友 願重回英屬,7月第一周再漲2%;10年期德債今年來的報酬率也高達6.5%,旗山竊案多 「毒」手伸入純樸小鎮?,而義大利公債上周更大漲3%。弔詭的是過去一周歐洲公布的經濟數據卻顯示經濟益發疲軟。6月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景氣進一步萎縮,性侵案 被害人攙視障被告出庭,德國工廠訂單更比去年同期劇減9%,板橋海釣族酒客爆衝突 警到場對空開3槍,同時通膨預期指標也再度下降。 在此同時,美國政府又威脅將對250億美元的歐洲產品加徵關稅,顯示歐洲經濟無法免於貿易戰的衝擊。川普在推文中還把歐洲跟中國相提並論,指責兩者都在「大玩匯率操縱遊戲」。資產價格大漲與經濟展望看衰恰成強烈對比,主要是反映投資人預期歐洲央行(ECB)將再對金融體系注入資金。歐元區多國公債的殖利率已淪為負數,連義大利10年期公債殖利率都降到1.6%左右。這些金融不穩的國家經濟成長偏低,政府負債偏高,本國金融機構寧可持有鉅額公債而不願放款,形成所謂的「厄運循環(doom loop)」。至於股市,儘管經濟學者普遍預期降息無法刺激經濟成長,但投資人卻意不在此。依據傳統的股市評價模型,只要利率下降,模型就會閃綠燈,或至少能讓黃燈或紅燈的亮度減弱。投資人只要有央行提供流動性作靠山,便會放心地加碼股票;而且由於高品質債券的預期報酬率太低,也促使投資人介入一些風險更高、更不熟悉且缺乏流動性的資產。低利率雖為投資人帶來短期的報酬,但也凸顯出未來經濟與金融的弱點。低利率事實上並未提振經濟活動,反而愈來愈「日本化」:即公債殖利率超低,經濟成長遲滯,通膨預期偏低,央行政策工具捉襟見肘。在此同時,由於資產價格偏高但經濟基本面疲軟,且投資人與舉債者都願意承擔超額的風險,使中期金融穩定的風險也提高。這種現象持續愈久,愈可能出現資產價格下跌、信用短缺、流動性吃緊,投資組合與債務結構難以重新布局的「恐怖組合」,經濟成長也將更加無力。因此歐洲資產的長期投資人應該掌握目前「資金行情」的機會,提高現金比重,既能降低整體風險,並且累積彈藥,在未來市場全面回檔時能夠淘沙撿金。(作者Mohamed El-Erian是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劍橋大學皇后學院院長當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