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行政體制改革 直觸執政核心

每逢中共召開全國黨代表大會,橘:年金改革非1、2個月能完成,「政改」總成話題,陳偉殷滿意菜鳥年 下季拚完投,然想瞭解大陸或中共談的「政改」為何,警察代管鑰匙 蔡阿嘎讚「服務好」,必須先定義清楚「政改」指的是什麼,闢高屏大湖解缺水 農民譏:蚊子湖,以及為何要政改。
一般談論的「政治改革」係指政治制度改革,台灣有名的「臭屁仙」九把刀,即從一黨專政改變成議會制或總統制,黃世銘:特偵組如東廠是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已規定中共一黨專政,故「政改」二字在大陸,絕不是變更政治制度、放棄一黨專政等概念。
既然中共是永遠的執政黨,政改在大陸指的是「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社會等體制改革一樣,屬國家行政體制的一環;事實上,早在一九八○年代初,鄧小平即提過政治體制改革,但迄今進步幅度甚小。
為何要談政治體制改革?理由是經濟體制改革伴隨的市場化,導致當前的政治體制無法適應經濟、社會等體制的變化,甚至阻礙其發展速度,進而衍生民怨抗議四起。
以近年層出不窮的土地徵收抗爭為例,曾有大陸學者到台灣交流時,每到農村即問農民,「政府不分青紅皂白強徵土地、您怎麼辦?」台灣農民的回答都是「不可能!」
若真發生怎麼辦?農民答說,「那找鄉鎮民意代表、縣市議員、立委、媒體與司法途徑捍衛自身權益」。結論是,同樣事情在大陸,民眾所能尋求的這些救濟管道,全部都歸「黨管」。
政治體制必須改革已成共識,但真要執行與落實,涉及「黨管一切」的自我削權與開放外部參與,況釋權後一黨又如何能專政?故改革邏輯再限縮至行政體制改革與黨內民主。
行政體制改革是指將政府各部門內,不符時宜者進行改革,然成效不彰,以二○○八年金融危機後的「國進民退」為例,權力的擴大與集中是本質,放給民間談何容易,言論自由空間亦然。
黨內民主則是回應民眾對官員不滿,但絕非西方或台灣地方首長直選,而徵選官員時必須在黨內公示,讓有意從政的黨員報名,再透過細緻的審查、考核、公開辯論等方式選出,前提是「在黨內進行」。
正因政治體制改革或曰「政改」會直觸中共執政核心,牽一髮動全身且恐崩盤,故現大陸學者的提議,可概分改革與漸進兩派,倡議改革者主張趕緊確立政改目標與方式,反正遲早要改,晚改不如早改。
漸進派主張需摸著石頭過河,且當前經濟、社會等體制改革均已觸及部分政治體制,政改實已在進行中;而此兩種主張背後也顯示,雙方對改革的速度快慢認知不同。當然,最關鍵者是中共最高領導層,願不願意改。
至於大陸民眾怎麼看政改?有個很形象的說法。政改就像摸著石頭過河,八○年代是群眾在領導後頭跟著摸,九○年代是群眾上岸後回頭說:「領導,很安全、過來吧!」至於二○○○年後,則是群眾站在橋上對著底下說:「領導,就別再摸了,橋都造好了!」,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