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臨時會要討論稅改法案了。政院版草案與三個黨團版本共四案,
排名系統
,如何整合?抑或又挾國會席次優勢、按政院版草案強行表決通過?考驗主政為國者的政治智慧。讓人詫異與不解的是,
網站優化
,政院版草案中,
專業社群行銷
,調高外資股利所得扣繳率1個百分點,
SEO
,於去年12月29日「悄悄地」以行政命令發布,
購物網站租用
,1月1日施行,
專營FB粉絲團
,明顯「偷跑」。行政部門一邊高喊整體配套、另一邊卻撿著能改先做,
自然排序
,試問接下來如何能堅持「一籃子改革」的訴求?再就程序言,林全前院長要求各機關,訂定、修正及廢止法規命令,必須有60日預告期,是否隨其人退位而成具文?筆者忝為稅改委託研究主持人之一,面對如此進度,感嘆良多。規劃初時,川普尚未當選美國總統,研究團隊始終排除「川普稅改」可能帶來的影響。然今川普稅改已成定局,但擱淺於立法程序的稅改討論,也並沒有考量川普稅改衝擊。川普稅改屬促進成長、創造就業的改革設計。欲達目的,一方面須使其國內企業將減稅利益用於投資、或經由消費擴張來拉抬總體經濟;另一方面,則冀求「磁吸」國際資金、累積資本,積蓄經濟動能。在直接影響上,我國與美國向來非處於相互競爭資本的對立情勢,川普稅改不至於產生太大的直接衝擊。縱然國內有跨國企業宣布擴大在美投資,應屬整體國際布局的考量;「樂隊花車」效應(bandwagon effect)實大過於對川普降稅的期待。川普稅改對我衝擊真正令人擔心的是間接造成的影響,也就是其啟動新一波的國際租稅競爭,各國爭相降稅後,逼使台灣考慮跟進降稅。外界常將「租稅競爭」與「租稅競爭力」混為一談。「租稅競爭力」較具積極、正面性,一般指經由稅制設計,消弭或減輕租稅所造成的資源配置不效率、或經由降低稅制的稽徵與順從成本,俾使整體經濟環境,相較其他國家或地區,對於工作與投資等誘因更為友善。至於「租稅競爭」,國際間則是避之猶恐不及,一般指以吸引投資或擴大稅基為名,實際上只是稅率調降的惡性競賽,結果往往是玉石俱焚。國際租稅競爭討論時最常引用的數字,莫過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的平均公司所得稅率。此一數字(加計地方政府公司所得稅),自1981年的47.5%,下跌至2016年的24.66%,幾近腰斬。然自OECD於1998年5月首次做成《有害租稅競爭》報告書以來,OECD會員國、歐盟國家與美國,在抑止租稅競爭的各自做法與國際合作上,頗有建樹。國際租稅競爭的正負因素形成拉鋸。尤其數十年來,美國與日本兩國的高公司所得稅率,一直是稅率調降趨勢下的有效支撐。但日本的公司所得稅率自2012年起,已由以往的40.69%逐步調降至目前的30.86%。而今川普稅改十年1.5兆美元的減稅規模,更一口氣將美國聯邦公司所得稅由多級、最高35%的稅率結構,調降至單一21%稅率,引爆新一波國際租稅競爭已是必然。長久以來,我國錯誤的「減稅救經濟」思維,已竭盡降稅空間。世界各國,包括中國,臨淵履薄的研商如何面對山雨欲來的新一波租稅競爭,財部千篇一律地搬出「洽簽租稅協定」與「優化稅制」兩帖萬用膏藥。前者不見規劃與進度;後者則是在已然缺乏動能的當前經濟局勢下,自縛於減稅利益給個人股東的窠臼、還逆勢而為地提高營所稅率與外資股利所得扣繳率,不知打哪來的自信與勇氣?(作者是政治大學財政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