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後太陽花,上演民眾黨與時力的槓桿

台灣民眾黨初試啼聲突破一百五十萬得票,莎娃用藥蘇聯部隊愛用 研發者說非禁藥,在國會成為第三大黨,台塑 除息行情失靈,支持者雀躍落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中共因素被公認是今年大選最重要變數,京華城流標三關鍵 讓投資人縮手,尤其「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看病也要開直播 醫師:太超過,讓執政黨大打主權牌贏得政權。然而,澳洲革新媒體業規範,主權牌效力僅在總統選舉發酵,立委部分則出現「第三勢力」的新板塊。值得注意的有二:一,新板塊源自太陽花學運,其基因仍具反中成分;二,這次板塊運動的動能除了反中,「討厭藍綠」的成分不小。這也為政黨政治與國家走向埋下伏筆。在區域立委選舉,民眾黨與時代力量遭到藍綠夾殺而全軍覆沒;但在政黨票方面,則各有十一%和七.八%的斬獲。與民進黨分道揚鑣的柯文哲,意圖結盟郭台銘、王金平及宋楚瑜等藍營分裂勢力,最後功敗垂成,四面楚歌中仍衝出一百五十八萬票。選前被民進黨支解報復的時力,則仍有破百萬票的成績。民眾黨和時力突破百萬的成績,顯示不滿藍綠的政治能量,連「亡國感」都壓不住。 與上屆相較,泛藍的國親新三黨的政黨票總合,幾無變化。泛綠陣營加計時力,則消減逾五%。由此可知,民眾黨過半的支持是來自上屆的中間小黨。從地區看,掙脫藍綠綁架的民意,過半集中在六都。民眾黨和時力的大票倉,主要在新竹科學園區一帶,在中小企業群聚的台中市也表現亮眼。相較上屆選舉,泛藍傳統選票明顯歸隊,但因改造失敗遠離中間民意,板塊無法擴大。民進黨在立院獨大,霸凌小黨,又不積極處理民生經濟及社會分配等議題。也因此,國會淪為總統府立法局,失去監督功能又大搞利益分贓,導致民進黨政黨票衰減一成以上,流向力爭出頭的新舊小綠。民進黨在六都的消退趨勢,大於全台平均,連桃、竹兩市也傳警訊。「討厭藍綠」趨勢成形,第三勢力成長空間可期;這對兩年後將在地方選舉世代交替的兩大黨,勢必構成威脅。就國會席次而論,「務實中間」的民眾黨與「進步左獨」的時力,談不上是關鍵少數,但它們對立院生態將具有「破壞式創新」效果。民進黨壓縮法案審議空間的鴨霸行徑,勢將面臨兩黨的積極挑戰,連帶對消極監督的國民黨產生競爭壓力。民眾黨已拋出「在野大聯盟」,國民黨積極回應,時力有所保留。但在民生議題上,過去「一例一休」兩度修法,國民黨均跟進時力抗爭;未來這類分進合擊受到民意激勵,將翻攪國會黑箱,政黨政治才可能掙脫兩極對峙的死結。此外,第三勢力也可能改寫統獨光譜。時力與新興小綠的基進黨,將牽制民進黨往溫和兩岸路線修正。儘管蔡英文欲將現況定錨在「華獨」,但台獨民意在八一七萬票鼓舞下,是把民進黨往深綠地帶推,或促使接班世代反思擴展中間板塊,有待觀察。民眾黨對國民黨改造的潛在影響,則是第三勢力一大懸念。蔡英文暗助柯文哲拿下台北市長,戰略布局就是切割淺藍選民,創造「新中間」,將國民黨壓制在深藍端。國民黨大敗後若往中間改造,在統獨光譜上的位移,首先就碰上民眾黨。宣稱綠底的柯文哲「遵憲友中」,守住國家主體性,「兩岸一家親」的務實交流主張,足以滿足經濟選民。民眾黨如何維繫兩岸關係,及在藍綠紅三方矛盾中扮演槓桿種角色,在在影響國民黨兩岸新論述的再定立。兩黨在國會合作又競爭的關係,也是藍營路線改造的變數。觀察後太陽花的影響,除了世代問題,不能忽略蔡英文執政也是運動的產物:當時她與第三勢力結盟,擺平派系重返民進黨,拉下國民黨。如今,握有八百萬票的總統,對「更好的國家」的企圖心,無法靠一黨獨大實現。蔡英文要內馭派系避免跛腳,維持過半民意,從體制鞏固新國族認同,乃至兩岸關係的調節,第三勢力是不可缺的政治槓桿。至於如何應對招安誘惑及支解威嚇,則是第三勢力的功課了。,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