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介正/兩岸情勢淨評估

時序接近二○一四年尾,國際生奧台灣奪4金 學生名次平均排第4,相對於一年前的景況,連日豪雨 恆春菜價貴 婆婆媽媽被嚇跑 餐廳咬牙出菜,兩岸關係確實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昆山惠台 推20條新措施,伴隨兩岸各自內外情勢與互動發展,國一女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延至11月後,從積極推進的動能,轉換成保守停滯的狀態,雙方都將重行評估,以決定未來政策方向與力道。
一年前,中國外長王毅表示二○一四年是外交的亞洲年,如今回顧,確屬豐收。五月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CICA),十一月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中國藉東道主的機遇,設定議題,硬是把中亞大陸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東協的「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織成「一帶一路」的藍圖,強力運作推銷。內憂外患纏身的美國與日本,被逼得僅能保本固守,勉強頂住地緣經貿的戰略防線,台灣在國際上的行動自由,備受壓縮。
中國大陸在共產黨十八屆四中全會所推出的「依法治國」,結合前一年三中全會的「深化改革」,兩大改革旗幟之下,配合鋪天蓋地打貪的這帖猛藥,一則鞏固統治威信,再則力挽貪腐狂瀾。
繼毛澤東堅持「不斷革命」、鄧小平力主「經濟建設」之後,習近平試圖藉由「尊憲依法」,打造共產黨在大陸第三個卅年的合法統治(legitimacy)基礎。
一年前印尼峇里島APEC峰會,習近平在與蕭萬長領袖代表會面時,提及兩岸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並確立兩岸事務機關首長的官式定期會晤。然在經歷太陽花學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縮短訪台行程、以及「一國兩制」重新被搬上檯面之後,今年北京APEC的蕭習會,能夠再度確認「九二共識」,已屬不易。
兩岸關係從推進政治談判的理性想像,急速轉回穩步向前的冷靜現實。這個現實,在台灣九合一選舉之後,更冷!兩岸關係稍冷一會兒,不一定是壞事,維繫和平穩定發展,才重要。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是否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路障,得看最後通過的條文;但遲遲不審議,讓兩岸行政部門與談判隊伍懸在不確定的遊戲規則中,卻是極其要不得。兩岸服務貿易、貨物貿易兩項未決的協議,是台灣搶奪全球與區域競爭位置的關鍵;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可以是台海長期穩定交流的推進器,也可以是兩岸關係的溫度計與安全閥。凡此皆可為國民黨與民進黨共創、共享的政治遺產(legacy),尤其在九合一選舉後。
如果馬總統在剩下的一年半任期中,仍冀全力建構兩岸穩定架構,如果民進黨真的期待二○一六重掌政權;朝野共同面對、協力處理兩岸關係,對兩黨都有利益。
如果我們誤判國際情勢變化,在兩岸關係上躊躇不前,等到二○一七年中國共產黨十九大,習近平進入第二任期,開始部署接班梯隊,預備驗收「兩個一百年」中,二○二一建黨一百年的目標,而在對台政策上做出根本性的調整,台灣處境將遠比現在更不利。
去年本專欄曾經分析,台灣正面臨「兩岸深水」、「外交死水」、「國防枯水」的《三水傳奇》。朝野相爭互鬥以奪取執政權,是人民可以理解的政治現實,但是國家安全的困境,卻不會因為選舉而豁然開朗,也不會因為換了領導人就迎刃而解。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孫子兵法所言對照兩岸關係,朝野都必須再想想。
(作者為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