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美中雙方上海恢復談判草草結束,金正恩外交劇 全球買票入場,隔天川普總統就宣布將於9月1日將目前尚未被制裁的全部中國製產品開始加徵10%關稅。美中貿易戰一步步惡化,寧吉喆:中國衰敗論沒有根據,即將進入最壞情境;與此同時,上海大師賽/費納對決再上演 費德勒5連勝,日韓又在貿易開戰的邊緣,都使原本就烏雲密布的全球供應鏈加速進入黑暗期。外界多以2018年進出口金額大小描述貿易戰影響範圍,但因為美中今年進出口大減,貿易金額已失去意義,更精確的應該是以被制裁的產品數目計算。目前被美國課徵25%額外關稅的中國製產品總計6,864項,只占了美國海關14,000項產品清單總數不到一半,就已經引發全球貿易衰退危機,若是剩餘產品都被納入,衝擊可想而知。 對美中雙方而言,目前貿易戰最顯著的效應就是俗稱轉單的貿易移轉。去年暑假開始被美國課徵25%的產品,今年前二季中國對美出口衰退超過四成,整體出口減少15%。隨著中國大陸需求減少,台日韓星等重要夥伴也出現出口連八黑的狀況。不過這批所謂第一階段的產品,中國產品在美市占率偏低,要轉單相對容易,隨著後來的產品市占率愈來愈高,轉單效果就會開始變慢、變難,美國零售市場漲價很難避免。川普準備在9月1日開徵的產品中,智慧型手機及筆電將是主要受害產品,而二者中國製造的市占分別超過八及九成。以蘋果iPhone為例,去年在美國銷售量約為8,000萬支,多數仰賴中國鄭州富士康廠裡的20萬雄兵組裝出貨,一時之間根本沒有替代生產地可選擇;若無法移轉陣地,那就只有乖乖繳稅一途。屆時蘋果、HP等品牌商若沒辦法調漲售價,要台灣、日本、韓國供應商「共體時艱」一起分攤也很正常。在中國大陸的台商電子代工業原本就是以巨量彌補低利,川普新關稅既影響產量(各國消費趨於保守)又衝擊獲利(分擔關稅),說這是黑暗期來到並不為過。此外,中方已揚言報復;不過目前中國大陸報復清單產品共計6,085項,已占其稅則總數的七成,能新增的產品數目較少,而且對美國以外的各國影響較低。與此同時,日韓貿易戰經過美國調停無解,上周五也走到相互取消對方的出口管制「白名單」身分這步。出口管制不等於禁止出口,韓商當務之急不過是趕快開始提出申請而已;但因其運作多採「豐田模式」(Toyota System)趨近零庫存的作法,因而日方忽然出手讓韓國有些措手不及,短時間擔心有供貨不穩問題。由於韓國記憶體供應鏈也受害,使得下游電子代工業黑上加黑,再次面對變數。好消息是這二個黑暗變數都還有轉圜餘地。美國關稅生效還有一個月,雖然各方預期機率不高,雙方還是有互釋善意,給川普一個延後實施的理由。日韓貿易戰還不算真正開打;未來幾個月內日本是否真的開始拒發出口許可,導致韓國報復,才是日韓爆發貿易大戰的關鍵。若韓商都順利拿到出口證,剩下的就只有兩國政客如何收拾退場的問題。無論未來如何演變,對台灣高科技業及政府而言,應該已有以下幾個領悟。第一、過去25年習以為常的供應鏈一去不返,緬懷過去於事無補;第二、以美國為市場的產品,最好不要繼續Made in China;第三、全面強化提升對美、日、中政策及產業合作,除穩固供應鏈外,掌握其思維改變、布局調整構想等資訊,至少取得少許的提前應變時間,至為重要。大家一起努力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