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切特派員 不如加強農業科研

福建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二月選聘首批十六名台籍科技特派員,

客製化網頁

,經陸媒報導後成為「重點關切對象」。圖為廈門果農查看台灣蓮霧生長情況。 (新華社) 分享 facebook 媒體報導,

台中網頁設計

,農委會發函給十六名大陸徵聘的台籍科技特派員,

自然排序

,能回台出面或以書面說明。只是農委會在沒有確實違法證據前,

網站租用

,即發函要求當事人說明,

網站排名如何操作

,這樣作法是否小題大作?是否會讓當事人心生恐懼,甚至引發寒蟬效應。國內農業科技外流存在多年,引發外界批評,為此政府特別將種苗(含作物、魚苗及種畜禽)繁殖之關鍵技術、食藥用菇液體培養之關鍵技術、新品種育種之關鍵技術、功能性基因體與其生物晶片及家畜幹細胞技術等五項技術列為「敏感科技項目」,依國家機密保護法嚴格管理研發及運用,並對參與之研發人員列為進入中國大陸地區管制之對象。還修正植物品種及種苗法,也簽訂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只因政府相關部門並未認真落實,執行效率極低。 檢討過去台灣農業科技外流管道相當多元,除了正式的學術交流,雙邊農業科技人員互訪、購買智慧財產權外,還包括:台農、台商、退休農業科研人員,前往國外從事農漁業投資及一線生產等等。如今卻只針對極少數赴中國大陸的台籍「科技特派員」,很難不讓人與當前台灣的政治氛圍做聯想。政府更該關注的,是依現行農業相關科技創新獎勵規定,將運用國人納稅經費辛苦研發的新科技,一次性移轉給國內外企業、財團,讓他們拿這些到國外較台灣條件更優的國度(包括獎勵優惠、低價土地、充沛勞動力、廣大消費市場、外銷零關稅等)去大量生產,甚至透過自由貿易風潮,回銷搶食國內市場,讓台灣農業競爭力盡失。農業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這些年中國大陸官方不僅積極投入農業科技研發,並透過官方優惠獎勵措施,自國外引進最先進農業科技及科研人員協助,相對的台灣官方農漁業試驗研究機構,在人事、經費、獎勵措施等都未能與時俱進,使得研發量能均呈現下降趨勢(水產科研尤其明顯),使得補進來的新血速度遠低於農業核心科技失血,才是隱憂所在。台灣產官學研都應該深自警惕,不能再自我感覺良好,應該趁此加強國內農業科研的總體實力,讓中國大陸望塵莫及!,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