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出走 薪情更低落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投資大咖示警 市場風險升高,5月官方製造業PMI升至51.9,聯合/川普狂潮來襲,政府須注意兩岸和亞太變數,為八個月高點。圖為河北某企業自動化玻璃生產線 。 (新華社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全國工業總會昨天發表「二○一八工總白皮書」,首接節目扛收視 蕭煌奇幽默自嘲「反正我也看不到」,理事長王文淵指出,MLB/建仔出戰太空人 將遇羅嘉仁,中國及美國都提出製造業大國構想,雙R新玩法 翻轉遊戲業,台灣因為環保的因素而反對製造業,政府也鼓勵製造業出走到東南亞,可是東南亞國家政治文化差異性很大,進入門檻相對大陸而言高出很多,如此造成製造業的進退兩難。如果製造業真的都出走,台灣的經濟將雪上加霜。製造業是一國經濟的基礎,所以川普想盡辦法要Apple及其他公司把生產線移回美國本土。根據估算,製造業每生產出一元價值的東西,會間接促成其他產業的產值增加一.四元。一個工廠到一小鎮設廠,會間接帶動當地相關產業,例如餐飲、零售及不動產等產業;如該工廠關閉,小鎮也隨之凋零。 製造業的平均薪資不止高於一般行業,而且薪資成長率也高於一般產業,過去廿多年來中國是全世界的製造工廠,同時它的工資成長率也是高於其他國家。其實台灣在上世紀八○到九○年代中期時代,製造業鼎盛時,台灣工資成長率也很高,現在因為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遠遠超過製造業,所以平均薪資成長有限,一點也不意外。一般人都認為,大部分的美國製造業外移到中國及墨西哥,所以美國是製造業的小國,其實美國現在是全球的第二大製造國,當然更早以前美國是一哥,美國麥肯錫顧問公司的報告就指出,美國在二○二五年可恢復以往製造業的榮景,關鍵就在於利用數位科技,包括機器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及物聯網科技來大幅增加生產力,進而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恢復美國為製造業的一哥榮耀。台灣在生產線上使用機器人的比率遠落後其他國家,韓國在生產線上使用機器人是台灣的三.五倍(以每一萬工人為基礎計算),說明了為何韓國平均工資遠高於台灣,可是競爭力卻比我們強的原因。對岸在二○二五年要成為製造業大國,大家可能還停留在大陸生產線都靠人工的印象。事實上根據二○一六年的資料顯示,大陸是工業用機器人的輸出第一大國,數量是第二名韓國的兩倍。台灣製造業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利用機器人提升生產力,富士康在大陸就有一個生產線號稱是無人生產線,利用機器人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因為中國大陸的工資成長快速,同時機器人的價格也日趨便宜,越來越多的美國廠商把生產線移回美國;台灣製造業如能加速自動化,進而提升生產力,降低生產成本,則很多製造業不需外移。銷售網方面,可透過互聯網對市場變化做大數據分析,並及時傳回生產線,如此可以大大增加營運效率,降低成本。利用高科技來升級製造業的源頭,還是在於教育,大陸已有二三二所大學設立了大數據、人工智慧、互聯網等科系,以因應中國製造二○二五年,看看別人,審視自己,我們的競爭力在哪?季青漫畫 分享 facebook,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