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羅默教授,JHBL/施秀全投進超前分不居功 將功勞歸於團隊,今天抵台,台企銀徵委託書 雙管齊下,將參加明天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2019大師論壇」。羅默教授因為在經濟成長理論上的貢獻而獲獎,業者質疑 商店招牌不一更需取締,他在論壇中,南僑匯損衝擊加工廠年度大修 7月純益減86.3%,除了演講「科技創新與經濟成長」,台北港效應顯 國產上季母公司營運有望轉盈,還將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高峰對談,兩岸人物/歐可林CEO 打造AI牙刷,並與亞洲大學師生座談。羅默今年4月在任教的紐約大學接受聯合報系世界日報專訪時,數度強調教育對解決經濟問題的重要,他指出,有更多人口參與創新,能給經濟提供更多增長動力,「如果人類能夠集中精力做正確的事,我們就能夠擁有美好未來。」 解釋經濟成長,一直是經濟學家的使命,但1960年代的學者,受限於資料,多只關注工業革命後的經濟成長;直到20多年前,才有經濟學家麥迪遜,估計出人類1萬年前到現在的平均所得(世界GDP除以世界人口)。他發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的1萬年,平均所得幾乎沒有增長,而之後的200年,平均所得卻快速的增長十倍。羅默與他所啟發的學者,建立了以「知識的生產」為基礎的經濟成長理論,來解釋人類的過去與現在,並希望為未來指出更好的方向。知識源自於人類的思想,當想出來的結果,變成可流傳的形式,那就是知識。畢氏定理、DNA的結構、或莫札特的音樂,都是知識。羅默的創見,在於看出知識與其他物質不同。一般的東西,我用了你就不能用;但知識卻不同:我學會畢氏定理,你也可以會,並都可善加運用。當知識是生產要素之一,它與其他像資本、勞力等生產要素完全不同。例如,可口可樂的發明人得到配方的知識後,就可以不斷的使用其他生產要素加以複製,雖然其他生產要素的邊際報酬一定會遞減,但配方的邊際報酬卻不會。然而,知識雖然這麼好用,但要複製知識的成本卻相當低,因此需要給予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連帶的,這也讓知識的擁有者,獲得獨占與超額報酬。如果將世界的經濟活動想成一家工廠,知識量的成長率,就決定了工廠產量的成長率;當知識停止增長,這家工廠就受到邊際報酬遞減的約束,只能保持現狀。羅默在領獎後的演講提到,工業革命前的世界,可以用馬爾薩斯的理論來解釋,也就是由於世界交流的人口太少,每當新的知識帶來技術的進步,人口增加的速度很快就超過食物增加的速度,人類永遠只能得到勉強的溫飽。這1萬年間,是「技術推動人口增長」的歷史,知識增長的速度,無法抵銷邊際報酬遞減的力量。工業革命後,隨著世界交流人口增加,人類到了「人口增長推動技術進步」的階段,知識增加的速度,不斷化解邊際報酬遞減的拉力。那麼,人類的知識如何增長?羅默分析,讓人產出知識的誘因,不外名、利與做功德。從國家或全人類的立場,愈多人使用的知識,其價值愈高,而相互交流的人口愈多,能產生知識的量就愈多。羅默因而得到一個與我們認知相反的結論:人口成長與知識成長是正相關,因此也與經濟成長是正相關。我們馬上會想到盧森堡與中國或印度的對比,羅默的解釋是:首先,他談的是世界人口與世界知識量的關係;其次,如果要談國家,人口量應該以該國能交流到的人口來衡量。近50年來的小而富國家,都是與世界打交道的國家。台灣如何能持續創造增加知識?由於知識的產生愈來愈困難,摩爾定律就是代表,因此政府應更積極鼓勵企業投入更多的研發資源;其次,知識需有市場的配合,才能發揮價值。台灣將學術界視為公務單位,不鼓勵學術界與市場互動的作法,顯然應該要有所改變。最後,羅默提到,雖然馬爾薩斯的觀點已不適用,但它所造成的「我們」國、城、家與「他們」國、城、家的對立,仍深植於人心。台灣是小國,更應有將「他們」納入「我們」的胸懷。近幾年政府推動的南向政策,或許還沒看到顯著成效,但仍應持續增加與東南亞國家的互動。,
經濟日報社論/知識創新帶動經濟成長 ──諾貝爾大師羅默來台開講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JHBL/施秀全投進超前分不居功 將功勞歸於團隊, 兩岸人物/歐可林CEO 打造AI牙刷, 南僑匯損衝擊加工廠年度大修 7月純益減86.3%, 台企銀徵委託書 雙管齊下, 台北港效應顯 國產上季母公司營運有望轉盈, 業者質疑 商店招牌不一更需取締。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