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市區鐵路8月底地下化 九如陸橋變臉 新橋型簡潔流暢

第一代代表「高雄橋」(上方)銜接五福路,只展一幅畫的席慕蓉畫展 蔣勳:這是一幅好命的畫,大部分民眾都稱為五福橋,基隆文獻保存都做不好 談何文化資產?,1983年10月興建完成。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穿越高雄市區的縱貫線鐵路,願景/他談營養午餐起源:吃美國人吃不完的食物,將在8月底地下化,乳房健檢了嗎? 「粉紅絲帶月」提醒妳,原先跨越愛河及鐵道的九如陸橋,將拆除改建平面橋,以改善九如陸橋長久以來因橋體造成兩側社區隔閡及視野的壓迫感。高市府表示,九如橋新造型流線橋型靈感來自愛河水波紋,簡潔流暢。高雄市工務局表示,九如陸橋興建於民國65年,銜接三民中都及鼓山內惟地區,跨越愛河及台鐵,鐵路下地後不需再跨越鐵路,但仍需跨越愛河,現有引道過長,工務局決定明年拆除,架設新橋,銜接河西一路及同盟三路,預定工期2年。 第二代中都願景橋。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工務局表示,愛河橋梁橋型演變大致可以分為三代,第一代如五福平面橋,第二代願景橋結構高拱,第三代是新九如橋。第一代的代表「高雄橋」銜接五福路,大部分民眾都稱為五福橋,1983年10月興建完成,位在苓雅寮鐵路橋上游側的高雄橋,連結鹽埕區與前金區,照明設計以模擬船體為主要構想,配合燈具與欄杆照明,塑造大船入港的氣勢。高雄市立愛河橋梁橋型的演變大致可分三代,第三代新九如橋(模擬圖),曲線優美,突顯高雄橋梁工程技術與工程美學。圖/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第二代代表「願景橋」2012年完工,願景橋連接愛河中游南北兩岸,橋南側是中都唐榮磚窯廠遺址,北側銜接高雄美術館與內惟埤文化園區,設計成雙圓拱造型,透過鋼板彎折,凸顯橋體流暢度與緊實度的力學之美,夜間照明依循白天陰影轉動,形成光影追逐的動感,形成波粼愛河的意象。第三代「新九如橋」設雙向共6個車道,橋型簡潔流暢,有別於上下游的願景橋及中都橋,象徵鐵路地下化後,原本被鐵路分隔的地區,藉由九如橋串連縫合。,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