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產權改革 須先推思想改革

今年正逢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歐國杯/羅本歸隊 荷蘭有機會大勝,但40年來這條改革開放之路走得並不順遂,性平委員/教部:了解事實再討論,特別是在「產權改革」這個領域,利基型投資標的 躍新寵,思想解放包袱沉重,黃安放鳥未回台 維安員警怨:浪費資源,阻力重重。最近有號稱「資深金融人士」的吳小平在網上發表文章,土城午夜深山迷途驚魂 僅靠微弱訊號向警求助,認為中國私企已完成協助公有企業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退場。這項極左言論引起廣泛討論,也在經濟產業界引發諸多聯想與憂慮,黨政媒體不得不出面駁斥,《人民日報》批評吳小平否定民營經濟,是製造市場恐慌情緒。甚至,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也藉著「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場演講,大派定心丸,指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小企和民企的力量不容忽視,釋出政府肯定民企的訊號。 目前看來,吳小平做為左派發言人的言論,並不代表黨政官方的立場,更多的是想在12月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活動之前,營造或發起一場反改革的運動。另有消息指出,北京左派據點「烏有之鄉」準備在深圳舉行一項紀念活動,全面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就與經驗教訓;如舉辦成功,預料會是一場控訴大會。雖然中國執政當局對民企的態度與立場並無改變,當前的現象與形勢已折射出改革開放40年了,卻還有許多極左的意識形態與思想未能獲得充分解放。所謂改革開放,就是鄧小平理解在1978年之前的30年,中國發展走入了三個誤區,包括100%的計畫經濟、100%的公有體制及100%的閉關鎖國,把中國人民的生產力全束縛住了,導致一窮二白;要走出一條活路,就要先走出這三個誤區,所以一要改革,二要開放。改革有二部分,一是從計畫經濟改向市場經濟,也就是把所有價格由官方決定改為由市場供需決定,學術名稱叫「價格改革」;二是從公有體制改向民營、私有體制或混合制,學術名稱叫「產權改革」。至於開放,就是放棄閉關鎖國,打開整個經濟體系,與國際及全球化接軌,讓中國的核心競爭力能在全球市場充分發揮。這三個方向,「開放」的意識形態包袱最小,主要的障礙與顧慮在於對既有產業與社會造成的衝擊;要減緩衝擊,循序漸進就好。經過長期談判,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繼續發展與簽訂雙邊及多邊自貿協定,這條路有快有慢,但中國基本走得堅定不移。改革方面,價格改革的部分,意識形態的包袱也不大,主要考驗是在循序漸進中,如何減緩對原有體系的衝擊。當然,在官僚體系中,要從全管過渡到少管、再到不管,在心態及權力調整中是有個過程。但這條路有快有慢,方向與決心卻堅定不移。最大的考驗與挑戰在於「產權改革」,尤其是在企業的產權改革部分,第一關就是思想意識形態的巨大包袱。中國大陸在1949年之後,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公有制與確保社會公平正義緊密連結,國企就是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根本保障;許多人對民企與私企還有一種從道德上的負面評價,認為是資本主義的代表,為了避諱言「私」,迄今還習慣以「非公」來稱呼民企與私企。坦白說,這樣的思維與當代市場經濟的運作是完全扞格不入的,無論在理論或現實上都不能證明是正確的,但思想意識形態的包袱一扛30年,想要徹底解放,何其難哉。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就講過「政企分開」,但具體推動起來,既有思想解放不開,有龐大既得利益集團抗拒的問題,可謂舉步維艱。後來另闢蹊徑,走了「國不退民進」、即四個經濟特區實驗的活路。儘管如此,國企問題還是繞不開,加上極左勢力不時蠢動與反撲,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路上最大的考驗與挑戰。鄧小平vs.吳小平,連名字上都折射出中國改革之路的困境與窘境。,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