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我在創投公會理事長任內,南投竹山連續地震 學界密切觀察,就一直呼籲政府要成立主權基金,學者:保留盈餘稅若降為零 企業可能就不發股利了,幫助台灣產業升級,友請喝酒他偷錢 褲襠掉出2萬,開拓國外市場,南台交來六甲 媽祖廟前演出,卻一直未能見行。最近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進行就任前的產業之旅,並擬推出「類主權基金」,投資國內五大創新研發產業。成立一國家級投資公司,為五大產業引資,這是很好的想法。只是「類主權基金」雖然名稱類似,但和真正的主權基金的意涵卻有所差距,發展方向及投資標的也有所不同。主權基金並不是創投基金。創投基金主要投資於新創事業,這些剛起步的公司,規模不大,所需的資金也不高,創投資金的挹注恰可扮演點火的角色。尤其國內的新創事業以初創公司為主,若要以主權基金龐大的資金投資於新創公司,效率不易彰顯。全球目前有超過30個國家設立主權基金,多半是以私募基金的方式進行併購或策略投資,即使投資於新創事業,也是投資於積極投資新創事業的創投基金(即扮演Fund of Funds角色),而非進行個別新創公司之投資。再者,主權基金的屬性乃是一個投資於全球的基金,主要目標並非國內,而是放眼國際,進行國外企業的投資或整併,並建立其與國內企業的策略聯盟。例如新加坡的政府投資公司(GIC)、淡馬錫,阿聯的阿布達比(ADIA),中國的中國投資公司(CIC),都是世界聞名的主權基金,他們不僅投資海外市場,提高其國家財富的管理效益,同時藉由與海外企業的策略聯盟,協助國內企業紓困或促進產業升級。甚至主權基金可藉由投資國際新資源的開發,確保國家經濟發展所需不致匱乏。對於蔡主席的「類主權基金」,樂觀其成,但呼籲新政府,除了以國家力量投資國內五大新創產業外,還是應儘速成立真正的主權基金,藉由投資為台灣產業發展達成全球化的布局。新加坡及阿聯都不是大國,但是他們藉由活躍的主權基金,成為世界資本市場舉足輕重的角色,這是台灣效法的最佳範例,政府應幫助國內的資金及企業走出國門,進行海外投資及併購,以增加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及參與度。另外,談到投資,也期待政府能儘速放寬對創投及私募基金的一些限制,汰換不合時宜的法規,讓業者在從事海內外投資或併購時不致綁手縛腳。過去很多私募基金來台投石問路,但卻因為一些非金融的因素鎩羽而歸,造成國際私募基金對台灣留下了自由化不足的壞印象。新政府未來應設法扭轉形象,不要再將這些國際私募基金當成洪水猛獸,而是以正常的商業活動視之。事實上,只要改善國內的金融政策及投資環境,國外的投資者自然會有意願「錢進台灣」,這才是活絡台灣經濟,促進產業提升最直接而有效的辦法。(作者是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