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明星 為公益出錢又出力

反核議題攸關台灣未來,法庭罵人白癡 涉侮辱…罪加1條,不少演藝界名人參與,總統邀吃飯 國民黨北市議員沒勁,引起更多討論。而在西方演藝圈,TI技術打造功能更強大、更智慧的機器人,藝人投身公益、關心公共議題,薄熙來案判無期 勢無法東山再起,已成一種傳統,女權人士柏林上空抗議 遭警方驅散,許多活躍於檯面上的明星,澳洲流行以房養學 留學賺到一間房,不只獨善其身,包道格:民眾非理性恐懼 勿帶入兩岸協議,出錢又出力,希望兼善天下,帶給社會正面力量,並在不同的領域發揮影響力。
伊娃隆格莉亞 關心拉丁族群
個頭嬌小的「慾望師奶」伊娃隆格莉亞的主要職業雖然是演員,但是她參與的公益活動多達17項,由於她的拉丁裔背景,主要關注焦點多是與拉丁族群有關的事務。
曾入圍金球獎、拿過演員工會獎與民選獎的伊娃隆格莉亞,獲得的公益獎項不可勝數,堪稱拉丁裔美國人的表率。伊娃隆格莉亞對於拉丁裔族群的教育、社區發展、經濟生活等問題格外重視。她除了參加相關機構活動,有時也以義工或代言人身分加入,其中一項是幫助罹患癌症的拉丁裔兒童組織PADRES。2003年起伊娃隆格莉亞即開始擔任該組織的義工,不時探訪病童與家屬,並曾在年度募款活動中募得400萬美元(約台幣1.2億)。
另外伊娃名下也有公益組織,像是與特殊奧運組織合作成立「伊娃的英雄」非營利機構,提供發展遲緩者課程協助、專業訓練和家庭顧問、親子課程等。
喬治柯隆尼 蘇丹人權與人道議題
影星喬治柯隆尼對蘇丹人權與人道議題長期關注,早在2006年即曾在美國華府開記者會,呼籲大眾關注蘇丹達佛的種族屠殺事件,三不五時前往華府為此事奔波請命。去年3月,他與父親及4名美國國會議員等人又因在華府的蘇丹大使館前抗議,遭到逮捕,沒多久即獲釋但他至今仍鍥而不舍。
為了防止種族屠殺、蒐集證據,喬治柯隆尼邀請明星麻吉布萊德彼特、麥特戴蒙、唐奇鐸等人一同成立「我們在看,你休想」(Not On Our Watch)組織,展開「衛星警戒計畫」租下衛星監視蘇丹政府軍的行動,他還半開玩笑地說:「我們是反種族屠殺的狗仔隊」。
喬治柯隆尼表示,從小他的家庭教育,就告訴他「你的工作和你身邊所有的人都有關,你有責任參與眾人的事。」加上喬治柯隆尼的父親是記者,另外也受前輩伊莉莎白泰勒的影響,因此熱中公共事務。
珍芳達 重視老人社會
出身演藝世家的珍芳達曾在狂飆的1960年代參與反越戰活動,進入1980年代則以推廣有氧舞蹈造成風潮,到了21世紀,年過70的她,轉而把關注重心放在老人上,如何健康、快樂地把握人生步入夕陽的「黃金歲月」。為此,她成立基金會,還以開設部落格、推特等方式,在電腦時代以網路推廣她的理念,她把不少健身運動影片放在YouTube上與大家分享。
珍芳達以已故哈佛教授艾恩海姆提出的「爬階梯式」生命意象勉勵自己和大家,強調身體雖會由盛轉衰,但人生可以像爬階梯般一步步邁向更高的境界。尤其現代人愈來愈長壽,「多出來的人生」更應該好好利用。
珍芳達呼籲老人在從事適量運動、重視健康飲食之外,也別忘了學習與關心下一代。她說,身體退化讓行動變得遲緩,但因此可能有不同的領悟。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專注環保議題
現年38歲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早在約15年前開始對環保議題產生興趣,在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影響下,他了解到地球暖化的嚴重,工作之餘投身相關活動,並在2007年擔任環保紀錄片「第11個小時」的製片與旁白者,喚醒大眾對環境生態的關注。
為了身體力行環保,李奧納多的車是電動車、家中屋頂鋪設太陽能板提供電力,並在1998年成立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基金會,主旨在關心人類與地球,舉凡野生動物保護、森林保育、海洋生態、水資源、再生能源等,無所不包。
除了個人基金會,李奧納多還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美國分會(WWF-US)的全球保育行動,先是推動拯救瀕臨絕種的老虎,最近則呼籲泰國禁止所有象牙交易。前陣子李奧納多表示,想讓自己放長假、暫時息影,也準備在這段期間專注環保議題,做些能改善世界的事。
蘇珊莎蘭登 政治、社會、女性、槍枝
奧斯卡影后蘇珊莎蘭登向來關心各類公共議題,從政治、經濟、社會、環保到性別平權等都經常參與,堪稱繼珍芳達後又一位活躍的女性「運動明星」。蘇珊莎蘭登也坦承,如此熱心政治是受珍芳達事蹟的啟發。
蘇珊莎蘭登是死忠的民主黨支持者,對所相信的事敢說敢做。2003年她反對美國布希政府出兵攻打伊拉克;近兩次總統大選時她都表示,若民主黨總統敗選就要移民加拿大;2011年紐約發起「占領華爾街」運動時,蘇珊莎蘭登現身力挺示威群眾,要求經濟上的公平正義。
去年下半年美國接連發生兩起嚴重槍殺事件,槍枝管制問題再次引起熱烈討論,不少動作男星都保持沉默,不願發表意見,唯獨長期支持槍枝管制的蘇珊莎蘭登和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在第一時間於推特中大聲疾呼,提醒大家槍枝問題的嚴重性。,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