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王張會」 經濟學人:象徵如同實質

昨天出刊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象徵如同實質」(Symbolism as substance)為題,

影印推薦

,指出「王張會」的象徵意義雖大於實質性,

講義影印

,但「象徵」乃是「實質」的一種形式,

護腰墊

,且會談能夠增進雙邊關係穩定。
《經濟學人》分析,

竹蒸籠

,王、張的名牌上既無官銜也無國旗,

台中安財神燈

,看不出是一邊一國,

寵物外出提袋

,但也無主從意涵;雖不盡如人意,

禮品設計

,但已寫下兩岸分離六十五年來的歷史新頁。
《經濟學人》認為,二○○八年以來,儘管東海與南海地區的緊張升高,台海情況卻相對平靜。透過王張會,台北和北京都希望能繼續維持這種關係,尤其是在未來兩岸關係有可能改變的現在:國民黨可能輸掉年底的七合一選舉,甚至輸掉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北京領導人則認為,時間所剩不多,有必要對兩岸已告改善的關係做一番總結。
《經濟學人》強調,兩岸當局對於官方層級的會談一向小心翼翼。北京當局不願採取任何可能使外界認為中國承認台灣政府正當性的行動。台灣方面,總統馬英九就任以來一直主張改善兩岸關係有助於促進台灣經濟,但也極力避免被指為賣台,所以步步為營。
目前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甚低。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民進黨,如果贏得總統及立法院選舉,可能對大陸改採較為敵視的態度。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表示,他希望台灣在國際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最近把台灣比喻為一隻鳥,任何人想要抓緊,這隻鳥就會飛走。
反觀大陸,習近平去年十月在峇里島揚言,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拖下去,令人擔心大陸在東亞採取的強勢作風會用到台灣身上。但北京過去幾位領導人已發現這招並不管用,兩岸對話的最大阻礙,在於台灣領導人受到民意的約束。
因此,大陸陷入尷尬處境。硬推統一,可能適得其反;但如果不推動,必須承受台灣漸行漸遠的風險。張志軍在「王張會」上表示:「只要我們道走對了,路就不會遙遠」。
《經濟學人》指出,問題在於兩岸所想的目的地並不相同,所以,就目前而言,大陸領導人只能將就象徵意義了。,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