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名人堂/第二意見諮詢 不該病人掏腰包

20多年來,台中/林佳龍妻廖婉如公開信 對選風失望,我每周都參加3至4個不同癌症整合醫療團隊的討論,謝系北市議員 籲蔡英文先開憲改會議,每周在不同團隊,日大選/安倍放話寬鬆 下險棋搶勝選,都會有幾位在其他醫學中心做了診斷,找角頭處理糾紛 被索跑路費女友遭性侵,再到敝院尋求第二意見,幼兒園對童噴藥? 教局:是食鹽水,或已經接受部分治療,才轉到我們醫院的病人。近年來,我發現不少醫院為了增加收入,不斷地開發健保以外的自費項目。
建議自費 卻不見療效
不管適不適當,需不需要,都建議病人接受所謂最先進的自費治療。如果,這樣做,沒有影響到療效,只是傷了病人的荷包,也就算了;不幸的是,我們常看到病人花了數萬至數十萬元接受不必要或不正確的治療,怎不令人為國內醫療風氣的敗壞感到痛心!
過年期間,有些空閒,因而翻閱了一些非醫學雜誌,看到一則癌症醫療的系列報導,該醫療記者說:「多數的癌症病人,從懷疑到接受事實,往往渴望能多跟醫師請教。無奈的是,通常負責主治的醫師都忙著看診,無暇清楚說明,讓病人陷入無助。提供『第二意見』的癌症諮詢門診,便應運而生」。
確實,台灣三、兩分鐘的門診形態,對於大多數不必看醫師就會自然痊癒的病人而言,也許吃了一些不必要吃的藥,做了一些不必要做的檢查,傷害可能不算大。但是,對於罹患嚴重疾病,如癌症的病人而言,三、兩分鐘的門診往往就是很大的災難。在三、兩分鐘匆促看診的情形下,就如該記者所說,醫師省略了極重要的說明病情及解答病人疑惑的醫療程序,這根本就是對不起病人的不當執業行為。
看診太快 易判斷錯誤
其實,問題還不只是「無暇說明清楚」,三、兩分鐘的門診,事實上沒辦法完整了解病情、仔細做身體檢查,就很容易因只看到問題的表面而導致錯誤的判斷。
如我上周在團隊會議所看到,一位病人在他院被診斷是卵巢癌,但經我們仔細重新評估後的結果是胃癌轉移到卵巢。另一位病人被診斷是初期類癌瘤,而被做了自費的內視鏡刮除術,但是我們的診斷是已經有6顆淋巴結轉移的第三期病症了,治療方法就完全不同了!所以,我不得不說,看上百病人的醫師,無暇清楚說明病情,固然是大大不應該,病人要特別小心的是「誤診」的問題。
在這篇報導中,記者說某醫療體系的主管在幾年前回台,「發現台灣的醫師一次看數十位至上百位病人,但短短時間根本難以解釋複雜的病情…」。於是,他在該醫療體系開設癌症特別門診,專門為病人提供第二意見諮詢。該院表示,這個特別門診「健保不給付,必須自費」,令我感到訝異!
癌症醫療 確診最重要
因為癌症病人一開始是否被正確診斷,接著是否獲得適當的治療,往往會決定他(她)的命運。所以,有別於一般疾病,尋求與提供第二意見本來就是癌症醫療的一環。就如前述兩位從他院轉來的病人,我們重新為病人評估病情的費用,健保沒有理由不給付,所以,病人也沒有理由要自掏腰包。
站在一位醫學教育機構最高主管的高度,當他觀察到「台灣的醫師一診看上百人,而無暇清楚說明,讓病人陷於無助」時,他應該本著教育家的使命感致力去改變台灣醫療的缺失,至少可以從他所管轄的醫療體系內做起,進而,以台灣醫界領導者的地位去改革健保不合理的給付標準,來誘導醫師做對的事情。不意,他卻去開設「自費的第二意見諮詢門診」,這種解決問題的邏輯,豈不是迷失了從事醫學教育的初衷?
(本文作者黃達夫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