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輝/學術界的承繼與創新

劍橋大學新生訓練時,

油雞宅配

,系主任的致詞簡短有力:「你們來這裡的目的是要將既有知識的邊界往前推,

網站排名如何操作

,而我們的目的就是協助你們進行這項工作。」
學術界的本務就是探索未知,

購物網站租用

,開拓知識的新疆界。但是行遠必自邇,

客製化網頁

,創新的第一個動作是充分了解既有知識,

網站優化

,承繼前人的智慧,

花蓮民宿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邁進,

專業社群行銷 台中

,而非閉門造車。可惜,學術界已經走火入魔,急於創新而不再認真承繼前人的智慧,往往誤把閉門造車當作是獨步全球。
「閉門造車」常被譯成reinvent the wheel,意思是說:人類花了數千年的經驗和智慧去改良車輪,你如果還對過去一無所知地從零開始發明,絕對不如先吸收過去的經驗與智慧,再求創新的可能。
承繼與創新原本是相輔相成的。但是近數十年來歪風漸盛,許多學者為了沽名釣譽而抄捷徑,專門研究新穎而容易發表的題目,不肯花工夫去吸收前人的智慧。因此,愈是眾人熟知的成熟領域愈少人研究,卻使得這些領域變得愈來愈少人知道,甚至鮮少有人知道。在這趨勢下,前人的智慧逐漸流失,愈來愈多的閉門造車被當作新穎的重大發明。滾動的石頭無法累積出厚實的苔蘚,只求創新而不承繼的結果,學術界變得愈來愈新穎而淺薄,跟流行服飾業越來愈神似。
針對這股歪風,歐美學術界德高望重的前輩從六○年代就開始激烈批評,可惜不敵世風日下。工學院的理論跟工業界的現實條件愈來愈脫節,經濟學界的計量模型太理想化而違背現實,這些批評之聲不曾斷絕,但歪風卻日益昌盛,只因屈從的人容易發表論文而成名,而不肯屈從的人很難出頭,只剩少數堅持到底的卓越學者在對抗具有壓倒性多數的「時髦學者」。
傳統不必然要悉數被繼承,裹腳布就是一例。積體電路大幅取代真空管,也不需要為此懷舊、惆悵。但是新穎不必然就是進步,過去的經驗和智慧有許多值得承繼,甚至必須承繼之後才能往前邁進。機械工業如此,電機工業如此,核能工業也是如此。
作為一個核電工業的使用者與後進國,我們的核安主要仰賴對先進國家既有經驗和知識的累積,承繼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創新。台灣核工學界卻似乎不知道八○年代學界熟知的「蓄意洩壓」,也不知道「斷然處置」的洩壓速度遠遠超過美國核管會所建議的速度,或者OECD核能署的警告:不當洩壓可能造成零組件與設備的故障,甚至提前引發氫氣爆。這個案例顯示:國內學術界的獎懲制度過分重創新而輕承繼,以致誤導學術界背離台灣的真正需要。
產業界求創新,甚至渴望徹底擺脫過去的「破壞性創新」,因為這樣的獲利比較豐厚。但是跨國企業壟斷各種重要的專利,新進國家若集中資源去求突破,很容易造成資源壟斷與過度集中。反之,如果積極承繼歐美的既有知識與技術,就可以促成產業升級,成功地擺脫新興國家的競爭與糾纏。
突破跨國企業的專利地雷困難而代價高,通過承繼以求產業的普遍升級就容易很多,也符合發展「中堅企業」的策略。在這失業率高漲而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每個國家各有其不同的生存條件與現實,學術界必須在承繼與創新之間有符合社會需要的拿捏,才不負國人與學子的期望。
(作者為劍橋大學工程博士,清大榮譽退休教授),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